猫脚印
《中华本草》:猫脚印
拼音注音
Māo Jiǎo Yìn
别名
汉荭鱼腥草、水药、狗脚血竭、白花地丁、石岩酸饺草、满山红、凤尾小贯众。
英文名
Herb of Rober Cranesbill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纤细老鹳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eranium robertianum L.采收和储藏:5-10月采收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纤细老鹳草 一年生草本,植株瘦弱,高25-40cm。根多数,粗铁丝状,多汁。茎直立,多分枝,略有白色柔毛。叶对生,五角状圆形,长宽各4-7cm,3-5全裂,裂片卵形,羽状深裂,中全裂片有长柄,侧全裂片有短柄,均细裂,小裂片约3对,长圆形,凸尖头;叶柄长为叶片长的2-4倍,上部叶有短柄。花序柄远较叶为长,顶生2花;花柄较花略短,在果期斜向上;萼片披针形,被长白毛,有3脉,中间一脉隆起;花瓣红紫色,较萼片长2倍。蒴果长1.8-2.5cm。花果期5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100m的山坡荒地及疏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味苦;微辛;性平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扭挫损伤;疮疖痈肿;麻疹;子宫脱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烂敷。
复方
①治风湿关节痛,麻疹,子宫脱垂:猫脚印三至八钱,水煎服或泡酒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②治跌打损伤,刀枪伤,疮疖,蛇、犬咬伤:猫脚印鲜品捣烂外敷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祛风除湿,解毒。2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散寒湿,祛瘀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猫脚印
拼音注音
Māo Jiǎo Yìn
别名
水药、狗脚血竭、野麻、白花地丁(《云南中草药》),石岩酸饺草、满山红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纤细老鹳草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25~35厘米。根多数,粗铁丝状,多汁。茎纤细,直立或下部斜倚,多分枝,略被白色柔毛,节明显,近节处的茎略弯曲。叶对生,五角状圆形,长宽4~7厘米,3~5全裂;裂片羽状深裂,卵形;小裂片约3对,矩圆形,凸尖头;叶柄长超过叶片2~4倍,上部的不超过叶片。花序柄远较叶为长,顶生2花;花柄较花略短;萼片披针形,被长白毛,有3脉,中间1脉隆起;花瓣红紫色,较萼片长2倍。蒴果长1.8~2.5厘米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荒地及疏林下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性平,味辛酸。"
功能主治
治风湿痹痛,疮疖,瘀肿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祛风除湿,解毒。"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散寒湿,祛瘀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泡酒服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风湿关节痛,麻疹,子宫脱垂:猫脚印三至八钱,水煎服或泡酒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②治跌打损伤,刀枪伤,疮疖,蛇、犬咬伤:猫脚印鲜品捣烂外敷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蟛蜞菊
- 补血薯
- 乌口树
- 长年兰
- 鹰不扑
- 蜈蚣七
- 芙蓉叶
- 钟乳石
- 龙眼花
- 日中花
- 龙眼根
- 龙眼梳
- 龙眼肉
- 鹿角胶
- 雅红隆
- 肿足蕨
- 长柄臭黄荆
- 香港四照花果
- 长白假水晶兰
- 高山扁枝石松
- 长圆叶梾木枝叶
- 长杆兰
- 鹰爪莲
- 人面子根皮
- 萍蓬草子
- 高粱泡叶
- 长梗石柑
- 长刺卫矛
- 网纹灰包
- 雪山一支蒿
- 雪见草根
- 酸浆根
- 牛筋刺寄生
- 鹰爪花果
- 都拉鸢尾
- 马肠薯蓣
- 青海防风
- 野甘草
- 过墙风
- 奇蒿
- 土色牛肝菌
- 青藏虎耳草
- 短柄菝葜
- 顶头马蓝
- 矮脚罗伞
- 高山露珠草
- 青酒缸根
- 牛白藤根
- 青江藤
- 辫子草根
- 酸枣树皮
- 矮茎朱砂根
- 过山消根
- 托柄菝葜
- 紫金血藤
- 短叶蹄盖蕨
- 高山紫菀
- 翻背白草
- 柔毛艾纳香
- 长果荜茇
- 短齿楼梯草
- 万年青花
- 鹰不泊薳
- 牛奶浆草
- 文殊兰果
- 鸭脚黄连
- 短萼蜂斗草
- 饱饭花果
- 黄锁梅叶
- 香胶木叶
- 鸡肚肠草
- 青葙花
- 维氏假瘤蕨
- 豆瓣还阳
- 薄叶黄芩
- 万丈深
- 片鸡尾草
- 铁杆地柏枝
- 辐射石豆兰
- 车桑子根
- 迭裂黄堇
- 鹅掌楸根
- 天王七叶
- 蛇果黄堇
- 高山瓦韦
- 香石藤果
- 长节耳草
- 爬山豆根
- 青箭杆草
- 醉针茅根
- 豹子眼睛花
- 二叶舌唇兰
- 车桑仔叶
- 透骨香根
- 鹅掌揪根
- 头花杜鹃
- 峨眉黄芩
- 贯叶连翘
- 蛾眉石凤丹
- 青脚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