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脚印
《中华本草》:猫脚印
拼音注音
Māo Jiǎo Yìn
别名
汉荭鱼腥草、水药、狗脚血竭、白花地丁、石岩酸饺草、满山红、凤尾小贯众。
英文名
Herb of Rober Cranesbill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纤细老鹳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eranium robertianum L.采收和储藏:5-10月采收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纤细老鹳草 一年生草本,植株瘦弱,高25-40cm。根多数,粗铁丝状,多汁。茎直立,多分枝,略有白色柔毛。叶对生,五角状圆形,长宽各4-7cm,3-5全裂,裂片卵形,羽状深裂,中全裂片有长柄,侧全裂片有短柄,均细裂,小裂片约3对,长圆形,凸尖头;叶柄长为叶片长的2-4倍,上部叶有短柄。花序柄远较叶为长,顶生2花;花柄较花略短,在果期斜向上;萼片披针形,被长白毛,有3脉,中间一脉隆起;花瓣红紫色,较萼片长2倍。蒴果长1.8-2.5cm。花果期5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100m的山坡荒地及疏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味苦;微辛;性平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扭挫损伤;疮疖痈肿;麻疹;子宫脱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烂敷。
复方
①治风湿关节痛,麻疹,子宫脱垂:猫脚印三至八钱,水煎服或泡酒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②治跌打损伤,刀枪伤,疮疖,蛇、犬咬伤:猫脚印鲜品捣烂外敷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祛风除湿,解毒。2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散寒湿,祛瘀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猫脚印
拼音注音
Māo Jiǎo Yìn
别名
水药、狗脚血竭、野麻、白花地丁(《云南中草药》),石岩酸饺草、满山红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纤细老鹳草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25~35厘米。根多数,粗铁丝状,多汁。茎纤细,直立或下部斜倚,多分枝,略被白色柔毛,节明显,近节处的茎略弯曲。叶对生,五角状圆形,长宽4~7厘米,3~5全裂;裂片羽状深裂,卵形;小裂片约3对,矩圆形,凸尖头;叶柄长超过叶片2~4倍,上部的不超过叶片。花序柄远较叶为长,顶生2花;花柄较花略短;萼片披针形,被长白毛,有3脉,中间1脉隆起;花瓣红紫色,较萼片长2倍。蒴果长1.8~2.5厘米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荒地及疏林下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性平,味辛酸。"
功能主治
治风湿痹痛,疮疖,瘀肿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祛风除湿,解毒。"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散寒湿,祛瘀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泡酒服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风湿关节痛,麻疹,子宫脱垂:猫脚印三至八钱,水煎服或泡酒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②治跌打损伤,刀枪伤,疮疖,蛇、犬咬伤:猫脚印鲜品捣烂外敷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车藤
- 满山红油
- 柠檬桉
- 大管
- 毛花槭
- 掐不齐
- 酒糟
- 鸭脚茶
- 金丝草
- 绵马贯众
- 金盏草根
- 豇豆
- 茉莉花露
- 金丝莲
- 金甲豆
- 牡蒿根
- 秋鼠曲草
- 金刚藤
- 面头叶
- 荆芥叶莸
- 金精石
- 绛梨木叶
- 檵花根
- 金榭榴
- 江篱
- 金盏菊
- 南瓜藤
- 李根皮
- 金刷把
- 中华赛爵床
- 金刚藤头
- 秋海棠花
- 冬瓜皮
- 矩形叶鼠刺
- 聚花草
- 黄蜀葵
- 金樱子
- 芸香
- 桔梗
- 丁香油
- 金丝刷
- 金猫头
- 金丝矮陀陀
- 刀豆根
- 带叶报春花
- 金盏菊花
- 菊花暗消
- 尖尾风
- 黑皮青木香
- 红云草
- 金缕梅
- 蓟罂粟根
- 金沸草
- 败酱草
- 鳍蓟
- 金珠柳
- 金挖耳根
- 箐跌打
- 绞股蓝
- 荚蒾子
- 金光菊
- 绛梨木子
- 金橘根
- 茜草茎
- 角果木子油
- 见血封口
- 金凤毛
- 球果藤
- 小扁草
- 红半边莲
- 酱瓜
- 金发草
- 大金刀
- 金兰
- 小喇叭
- 荆芥
- 倒挂金钩
- 接气草
- 绛梨木
- 金星蕨
- 小花黄堇
- 金线草根
- 滇南千里光
- 蒟蒻
- 红丝线
- 金丝带
- 尖槐藤
- 紫弹树叶
- 丁香树皮
- 海鳗头
- 秋葵
- 蕨麻草
- 气桐子
- 蒟酱
- 茄稞虫
- 茳芒决明
- 金石斛
- 毛八角枫
- 女贞子
- 庵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