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古特马尿泡
《*辞典》:唐古特马尿泡
拼音注音
Tánɡ Gǔ Tè Mǎ Niào Pào
别名
马尿泡、羊尿泡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唐传尕保(藏名)。
出处
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唐古特马尿泡的种子及根。秋季果熟时采种子,晒干;9~10月挖根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粗壮,肉质。茎直立,短租,被稀疏柔毛或腺毛。叶互生,近基部莲座状,叶片长椭圆形,长6~20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钝,全缘或有缺刻,两面被疏柔毛或腺毛,边缘较多;叶柄有翅。花序柄腋生,有花1~3朵,黄色;萼圆筒形,长约1厘米,有短钝齿5,结果时迅速增大而成一椭圆形的囊,具纵肋和网脉;花冠管状,长2厘米,藏于膨大的花萼内;雄蕊5,内藏;花盘环状,于子房下肿胀;子房2室,胚珠极多数。蒴果球形,尿泡状,环裂。种子黑褐色,肾形,略扁平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、砂砾地及较干旱的草原、路旁。分布四川、青海、甘肃等地。
化学成分
植物含天仙子胺等生物碱。
性味
苦辛,寒,有毒。
①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苦,寒。"
②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"苦,寒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"镇痛消肿。治消化道痉挛性疼痛,疮毒,癌瘤及皮肤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分。外用:煎水洗或酒精浸涂患处。
复方
治无名肿毒:马尿泡一两。水煎外洗患处,一日三次;或用75%酒精浸泡数日后外搽患处,一日三次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临时救
- 牛肚
- 杏香兔耳风
- 水龙
- 楸木皮
- 猕猴梨
- 多花筋骨草
- 绣线菊
- 昏鸡头
- 山慈姑花
- 细叶泥炭藓
- 红筷子
- 莲叶橐吾
- 海桐皮
- 胡颓子叶
- 毛诃子
- 大毛红花
- 韶子
- 牛齿
- 水葱
- 对叶四块瓦
- 乌蛇卵
- 山油柑果实
- 蜻蜓兰
- 土木贼
- 灵砂
- 宽穗兔耳风
- 熟地黄
- 石楠叶
- 五指毛桃根
- 山橙
- 律草
- 粟芽
- 显脉罗伞
- 石黄连
- 扇叶阴地蕨
- 茅莓
- 沙漏芦
- 大九节铃
- 水胡满
- 木蝴蝶
- 大乌泡
- 凤凰毛
- 大果卫矛
- 下草
- 红树果
- 四季青
- 华南毛蕨
- 佛肚花
- 红叶树
- 花姬蛙
- 虎斑游蛇
- 乌苏里黄芩
- 连翘根
- 辣蓼
- 枫树
- 伽蓝菜
- 大叶狼豆柴叶
- 四叶细辛
- 蒙古马兰
- 普贤菜
- 驴骨
- 红石耳
- 打碗花
- 石榴根
- 肝风草
- 水龙胆草根
- 绣球花
- 四方盒子草
- 地椒
- 红菠菜
- 天麻茎叶
- 松花
- 台湾磨盘草
- 牡蛎
- 木鳖子
- 驴蹄草
- 菟丝草
- 山郎木叶
- 土茯苓
- 小赤麻根
- 山大刀根
- 红毛蛇
- 槐角
- 山萝花
- 千斤拔
- 石筋草
- 甘西鼠尾
- 水鬼蕉
- 覆盆子
- 水朝阳花
- 短腺小米草
- 蜜桶花
- 绿花耧斗菜
- 灰锤
- 山石榴
- 前胡
- 簕苋菜
- 华风车子
- 山梗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