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叶柿叶
《中华本草》:毛叶柿叶
拼音注音
Máo Yè Shì Yè
别名
紫藿香、涩藿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柿科植物岩柿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pyros dumetorum W.W.Smith[Dmollifolia Rehd.et.Wils.」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小乔木或乔木,高达14m,通常5-6m。多分枝,小枝纤细,密生灰褐色绒毛,叶互生;叶柄纤细,长2-5mm,密被黄褐色绒毛;叶片薄革质,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,长2-3.5(-6)cm,宽1-1.3(-2.5)cm,先端钝或急尖,有短尖头,基部楔形、钝或圆形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;中脉和侧脉上密生黄褐色柔毛,侧脉每边3-4条。雄花序单生小枝叶腋,有1-4朵花;花萼钟形,4深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外面密生贴柔毛;花冠白色,壶形,仅四脊上有白柔毛,裂片4,卵形;雄蕊16,每2枚连生成对。雌花单生,白色,花萼长约5mm,生伏毛,4深裂,裂片近卵形,先端急尖,有髯毛;子房和花柱有伏毛,花柱4,柱头2浅裂。浆果卵形,径约1cm,熟时由黄色变红色至紫黑色,先端有小尖头。花期4-5月,果期10月至次年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2700m的山地灌丛、山谷、混交林中,河边或石灰岩山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苦;涩;辛;性平
功能主治
健脾胃;解疮毒。主慢性腹泻;小儿消化良;疮疖;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鲜品煎水洗;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倒赤伞
- 斑瓣虎耳草
- 臭黄荆根
- 倒卵叶五加
- 锁阳
- 罗锅底
- 长叶水麻
- 三叶排草
- 八宝镇心丹
- 弓果藤
- 长管蝙蝠草
- 野木鱼
- 八角枫叶
- 芦荟花
- 泥炭藓
- 石栗子
- 白茅针
- 决明子
- 龙头节肢蕨
- 鸡筋参
- 多齿蹄盖蕨
- 黑鹅脚板
- 杯苋
- 伏牛花
- 广东万年青
- 翅子木
- 藏丁香
- 荷莲豆菜
- 圆叶乌头
- 水毛花
- 蝎子七
- 小花花椒
- 大火草根
- 碎骨红
- 生姜汁
- 猴楠
- 糯米藤
- 檀香
- 木芙蓉
- 小一把抓
- 毒箭羊角拗
- 白马鬃铃花
- 绿盐
- 磨盘根
- 芫荽茎
- 豆油
- 豆豉草
- 昆明水金凤
- 柳杉
- 绒仙人球
- 绒毛鸭脚木
- 玉米黑粉
- 两面青
- 铜骨七
- 高山黄华
- 白颖苔草
- 除虫菊
- 鸢油
- 猕猴桃藤
- 山脚麻
- 小棕皮头
- 密叶绢藓
- 苜蓿根
- 沙茴香
- 牛尾蒿
- 丝绵
- 海木
- 刺楸
- 茶膏
- 青葙
- 扁豆花
- 剑麻
- 龙舌草
- 田基黄
- 绿茎槲寄生
- 十姊妹
- 密花角蒿
- 蝉翼藤
- 多穗石柯
- 凤眼果根
- 大花威灵仙
- 石南藤
- 野茶辣
- 赤芍药
- 白苏
- 华南桦
- 三果木皮
- 光叶石楠
- 竹节三七
- 地乌
- 柏根白皮
- 白豆
- 鹅掌楸根
- 小罗伞
- 狼毒
- 木瓜核
- 楠藤
- 黑头草
- 分枝火绒草
- 山柑算盘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