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发唐松草
《中华本草》:毛发唐松草
拼音注音
Máo Fā Tánɡ Sōnɡ Cǎo
别名
珍珠莲、马尾黄连、水黄连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菜科植物毛发唐松草的根及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.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集,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毛 唐松草,多年生草本,120cm。全株无毛。茎直立,有细纵槽。上部有分枝。叶互生;叶柄长达8cm,基部有鞘,托叶窄,缘或分裂;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;下部叶为三回羽状复叶,长达30cm,有稍长的柄;叶片长约20cm;小叶草质,卵形、菱状卵形或近圆形,中部以上3浅裂或全裂,长1.5-2.5cm,宽0.6-1.4cm,先端微钝或圆形,基部圆形、圆楔形或浅心形;顶生小叶较大,小叶柄纤细,长3-6mm;侧生小叶常不分裂,小叶柄较短。圆锥花序长10-20,长约4.5mm,花丝丝状,长约2.5mm,花药长圆形,先端钝,长约2mm;心皮2-5,无柄,花柱短,柱头铡生。瘦果偏斜卵形,长3-4.5mm,有8-9条纵肋,宿存花柱短,长约0.8mm,柱头卵状长圆形,生于花柱内侧,弯曲呈嘴状。花期7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2500m的山地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和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根长4-6cm,直径约2mm。表面深褐色至棕褐色,有纵皱纹。质脆,易折断。[br]显微鉴别,根横切面:皮层多已脱落;内皮层细胞1列,类方形,壁有细纹理。韧皮部宽,筛管群随上散在;中央为木质部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归经
肺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燥湿。主热盛主烦;肺炎;小儿高热惊风;肠炎;痢疾;百日咳;膀胱炎;结膜炎;咽喉炎;痈肿疮疖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卵叶贝母兰
- 炉甘果
- 毛蜂斗草
- 罗汉果根
- 木黄连
- 李核仁
- 梅花刺根
- 柳叶菜根
- 棉籽
- 栗荴
- 毛木树皮
- 毛枝鱼藤
- 狼膏
- 六棱菊
- 凉山虫草
- 绵毛娃儿藤
- 木鳖根
- 毛叶轮环藤
- 毛柄锦香草
- 毛贯众
- 簝叶竹根
- 满山红根
- 亮光菜
- 牡狗阴茎
- 猫耳朵草
- 猫腿姑
- 木芙蓉根
- 鳞始蕨
- 鹿耳翎
- 龙葵
- 雷五加
- 雷五加叶
- 骆驼蓬
- 鹿葱
- 轮叶铃子香
- 鹿角芦荟
- 鸬鹚涎
- 鸬鹚骨
- 龙舌箭
- 龙舌草
- 买麻藤
- 田螺壳
- 芒花
- 败酱
- 李子
- 绵藤
- 了哥利
- 木蹄
- 母丁香
- 木椒根
- 柳叶蒿
- 兰屿肉豆蔻
- 糜穰
- 美登木
- 木蜡树根
- 毛笋
- 罗伞草
- 细叶桉叶
- 卷丹
- 鄂报春
- 黑面叶
- 大树三台
- 淡竹叶
- 四叶参
- 矩圆石韦
- 白兰花
- 马牙半支
- 胡颓子根
- 爵床
- 梨果榕
- 荆芥
- 蝈蝈
- 尖头蚱蜢
- 哈士蟆
- 狗脚草根
- 安息香
- 滇地黄连
- 竹卷心
- 狐心
- 乌饭树
- 树锦鸡儿
- 四叶细辛
- 细葛缕子
- 毛瓣绿绒蒿
- 诃子核
- 细叶卷柏
- 单面针
- 剑皮树菌
- 莲座蓟
- 扭肚藤
- 狗尾草
- 香根芹
- 獭胆
- 麦角
- 茉莉花
- 柠条花
- 南天竹叶
- 南瓜子
- 蘼芜
- 柠檬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