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金钱草
《*辞典》:广东金钱草
拼音注音
Guǎnɡ Dōnɡ Jīn Qián Cǎo
别名
金钱草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广金钱草(《中药通报》5(1):26,1959),假花生、马蹄草、银蹄草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落地金钱、铜钱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岭南草药志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金钱草的枝叶。夏、秋采收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状草本,高30~90厘米。茎直立,枝圆柱形,密被伸展的黄色短柔毛。通常有小叶1片,有时3小叶;顶端小叶圆形,革质,先端微凹,基部心形,长1.8~3.4厘米,宽2.1~3.5厘米,上面无毛,下面密被贴伏的茸毛,脉上最密;侧生小叶如存在时,荆远较顶生小叶为小,圆形或椭圆形,长1~1.5厘米;叶柄长1~1.8厘米;托叶小披针状钻形,具条纹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极稠密,长约2.5厘米;苞片卵形,被毛;花梗长2~3毫米;花小,紫色,有香气;花萼被粗毛,萼齿披针形,长为萼筒的2倍;花冠蝶形,长约4毫米,旗瓣圆形或长圆形,基部渐狭成爪,翼瓣贴生于龙骨瓣上;雄蕊10,2体;子房线形;荚果线状长圆形,被短毛,腹缝线直,背缝线浅波状,4~5个节,每节近方形。花期6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荒地草丛中,或经冲刷过的山坡上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等地。主产广东。福建、广西、湖南等地亦产。
形状
干燥的茎枝呈圆柱形,长可达60厘米,粗2~5毫米,表面淡棕黄色,密被黄色绒毛,质跪易断,断面淡黄色,中心具白色髓。叶皱缩,易脱落,上面灰绿色至暗绿色,无毛,下面浅绿色,密被白色茸毛。茎节处常有托叶,披针形锥尖,浅棕色。生药中偶见花果。气微弱,味淡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酚类、鞣质。
性味
甘淡,平.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辛涩。"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甘淡,性平,无毒。"
③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淡,凉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去湿,利尿通淋。治尿路感染,泌尿系结石,胆囊结石,肾炎浮肿,黄疸,疳积,痈肿。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行气,活血,消积聚。治小儿疳积,肾及膀胱结石,咳嗽,乳痈。"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清虚热,降火。治砂淋。"
③《广东中药》:"平肝火,利水,通淋,清湿热。治肾结石,睾丸炎,吐血,肝热黄疸,痰火核,肺爆。"
④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肾炎浮肿,尿路感染,尿路结石,胆囊结石,黄痘性肝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用1~2两)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膀胱结石:广东金钱草二两,海金砂五钱。水煎服。
②治肾结石:广东金钱草六钱,小茴香一钱五分,大茴香一钱五分,锦纹大黄五钱(后下),扁蓄一两。净水三碗,煎至一碗服。并多饮黄豆卷汤,助肾结石加速排出。
③治黄疸:广东金钱草二两,水煎服。
④治小儿疳积:广东金钱草适量,煮瘦猪肉食。
⑤治口腔炎及喉头炎:广东金钱草五钱至一两。煎水冲蜂蜜服。
⑥治乳腺炎:广东金钱草,老公根,酒槽,共捣烂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岭南草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瓜螺
- 甘草梢
- 甘薯
- 葛藟叶
- 桂皮紫萁
- 桂花岩陀
- 桧叶
- 狗仔花
- 葛仙米
- 观音苋
- 裂果卫矛
- 胡桃根
- 甘木通
- 葛藟根
- 枸橘
- 梗通草
- 小芸木
- 强威生草
- 三白草
- 小豆柴
- 野花生
- 小雪人参
- 薄叶黄芩
- 桂皮
- 狗脊贯众
- 腊瓣花
- 狗毛草
- 大叶金锦香
- 光明盐
- 光裸星虫
- 葛藟
- 挂金灯
- 枸杞子
- 狗蚁草
- 光决明
- 罐嘴菜
- 光里白
- 古钩藤
- 岗松
- 马鬃参
- 岩春草
- 生瓜
- 三枝枪
- 夜吹箫
- 广东土南星
- 柏子仁
- 马槟榔
- 狗宝
- 毛嘴签
- 显脉香茶菜
- 干姜
- 狗枣子
- 血竭
- 筀笋
- 狗脚草根
- 葛藟果实
- 香樟果
- 广州山柑
- 小草乌
- 变叶榕
- 地肤苗
- 滇南杭子梢
- 老虎泡
- 菠萝根叶
- 杨梅树皮
- 柚核
- 多枝婆婆纳
- 红陈艾
- 皂角菌
- 红辣树根
- 石彭子
- 苦苣苔
- 燕子尾
- 镰片假毛蕨
- 羊耳蒜
- 鱼藤
- 甘青青兰
- 光叶巴豆树
- 鸟不宿
- 三匹叶
- 花生壳
- 公英叶风毛菊
- 紫椴
- 母草
- 蘘荷
- 橄榄根
- 慈姑花
- 瓜子莲
- 紫草
- 甘蔗皮
- 菰根
- 刚毛香茶菜
- 刚竹
- 广东土牛膝
- 广防己
- 光刺兔唇花
- 疳积药
- 公鸡头叶
- 眼睛草
- 桂木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