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枪谷子
《中华本草》:老枪谷子
拼音注音
Lǎo Qiānɡ Gǔ Z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aranthus caudatus L.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剪下果穗,晒干,搓下种子,干燥。
原形态
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1.5-2.5m。茎粗壮,具钝棱角,单一或稍分枝,绿色,或常带粉红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.5-15cm,疏生柔毛;叶片菱状卵形或菱状披针形,长4-15cm,宽2-8cm,先端短渐尖或圆钝,具小芒尖,基部宽楔形,稍不对称,全缘或波状,两面无毛,脉上疏生柔毛。夏、秋季开花,圆锥花序顶生,下垂,由多数或少数穗状花序组成,侧穗状花序长2.5-25cm,顶生者长于数倍;花单位,雄花及雌花混生于同一花簇;苍片和小苞片干膜质,红色,披针形;萼片5,长椭圆形;花被片红色,透明,中有1脉,雄花的花被片长圆形,雄蕊5;雌花的花被片长圆状披针形,花柱3。胞果近卵形,上半部红色,盖裂。种子扁豆形,淡棕黄色,有厚的环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我国各地均有栽培,亦有野生。原产热带。
化学成分
从种子中分得两种多肽物质 Ac-AMP1和Ac-AMP2,其中Ac-AMP1由半胱氨酸(cysteine)、甘氨酸(glycine)等29个氨基酸组成,Ac-AMP2由Ac-AMP1的羧基端再连接一精氨酸(arginine)组成。
药理作用
从本品种子中提取出两种多肽类物质(Ac-AMP1和Ac-AMP2),在低于已知的抗真菌蛋白的浓度,对各种植物致病真菌就有抑制生长作用,对革兰阳性细菌也有抗菌作用,而对人类细胞无毒。
性味
辛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透表。主小儿水痘;麻疹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癞皮根
- 滇南鸟足兰
- 合欢皮
- 紫花苣苔
- 栲栗
- 儿茶
- 牛胆参
- 刺苞南蛇藤
- 九仙草
- 灯油藤子
- 水飞蓟
- 涩草
- 茅栗仁
- 野藿香
- 冬青子
- 白刺花
- 铜锤草
- 赤车使者
- 白蓝翠雀花
- 软水黄连
- 绿豆芽
- 狼杷草
- 葱汁
- 鸡内金
- 石仙桃
- 粉瘤菌
- 排钱草
- 三白草
- 催乳藤
- 瓜螺
- 蜈蚣藻
- 铁箍散
- 麻鱼骨
- 铁浆
- 补骨脂
- 三台红花
- 红花点地梅
- 红头草
- 大头茶
- 睡菜
- 多蒴曲尾藓
- 醋糟
- 草乌叶
- 香花刺
- 杠香藤
- 鸡心七
- 甜瓜叶
- 紫油木皮
- 西瓜根叶
- 藤金合欢
- 葱实
- 小旋花
- 橘红珠
- 芒叶小米草
- 鳝鱼
- 藤壶
- 岩七
- 乌蛇
- 野木瓜果
- 丛枝蓼
- 羊毛绒球蟹
- 红半边莲
- 牛皮草
- 草乌头
- 甜杏仁
- 牛肉
- 秋石
- 柳穿鱼
- 毛蒌
- 刺龙牙
- 粉绿藤
- 山甘草
- 月光花
- 虎耳还魂草
- 刺楸树皮
- 紫硇砂
- 水八角莲
- 淡竹笋
- 黑升麻
- 紫花芥
- 硇砂
- 粉苞苣
- 阳桃
- 盐肤木皮
- 蛇胆
- 金丝猴
- 鸡脚刺
- 小接骨丹
- 黄背草果
- 黄鼬
- 木馒头
- 紫杜鹃
- 腐婢根
- 细枝柃
- 红花寄生
- 檀香泥
- 球核荚蒾
- 广西过路黄
- 牛角藓
- 披散糖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