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皮
《中华本草》:马皮
拼音注音
Mǎ Pí
英文名
Horse hide
出处
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科动物马的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采收和储藏:宰杀后取皮,去毛,晾干。
原形态
马,体格高大,骨骼肌发达,四肢强颈有力。体高1.27-1.60m,体重225-773kg。雌雄差异很大。马头面部狭长,耳小而尖,直立。鼻宽,眼大。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,具有长毛即鬃毛。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。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,毛部也有长的鬃毛。我国马的品种较多,有蒙古、河曲、伊犁、三河、黑河等种,因品种不同,身体大小、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、花毛、黑毛、栗毛等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马属草原动物,善奔驰,草食。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
性味
味酸、咸;性平
功能主治
杀虫止痒。主秃疮;癣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烧灰调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圣惠方》:以赤马皮、白马蹄烧灰,和腊猪脂敷之。2.《滇南本草》: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马皮
拼音注音
Mǎ Pí
出处
《食疗本草》
来源
马科动物马的皮。
功能主治
①《圣惠方》:"治小儿赤秃,以赤马皮、白马蹄烧灰,和腊猪脂敷之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麻风树
- 马钱子
- 麦瓶草种子
- 四川山矾
- 台湾榕
- 黑骨头
- 麻秸
- 马蹄细辛
- 马鞍叶
- 马瓞儿
- 马蹄草
- 马陆
- 马鞭草
- 麻鱼肉
- 马蹄金
- 麻叶荨麻
- 麦瓶草
- 麻栎
- 麻雀脑
- 麻黄
- 马牙半支
- 马蝗果
- 麻叶
- 麻牛膝
- 麻皮
- 麻腐
- 麦冬
- 冬葵根
- 马蹄甲
- 麦刺藤叶
- 麦麸草根
- 麦奴
- 绿绒蒿
- 马骨节
- 麻黄根
- 马草
- 马鹊树
- 兔皮毛
- 鳗鲡
- 鳗鲡鱼膏
- 马钱子粉
- 小狼毒
- 笑靥花
- 大金发藓
- 竹叶艾
- 柠条花
- 大叶金锦香
- 紫荆桠
- 鸡雪莲
- 龙牙楤木
- 龙须草
- 龙骨
- 鸡爪槭
- 龙舌兰
- 鸡肫草
- 鳢鱼血
- 鹭肉
- 龙爪树
- 龙眼叶
- 龙虾
- 鲛鱼胆
- 鸡冠子
- 牛胞衣
- 鸡血七
- 龙利叶花
- 鲚鱼
- 鲫鱼
- 鸡公柴果
- 鸡冠花
- 鸡桑根
- 蛇藤
- 鹩哥舌
- 鸡娃草
- 鹭鸶兰
- 师实
- 泡桐树皮
- 龙牙楤木叶
- 龙虱
- 鸡嗉子花
- 鸡心七
- 鸡桑叶
- 鸡蛋七叶
- 龙眼核
- 龙船花
- 龙葵根
- 鲸蜡
- 矮柳穿鱼
- 鹿靥
- 黎辣根
- 龙珠子
- 鲛鱼皮
- 龙角
- 龙须参
- 鲫鱼骨
- 鸡嗉子叶
- 鸡嗉子果
- 鸡翮羽
- 鸡肝
- 鸡腿堇菜
- 鸡腿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