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松乌头
《中华本草》:抚松乌头
拼音注音
Fǔ Sōnɡ Wū Tóu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onitum fusungense S.H.Li et Y.H.Huang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挖块根,除去残茎、须根及泥土,晒干。
原形态
抚松乌头,多年生草本,高约1m。茎无秘或疏被短伏毛,上部有分枝。叶互生;中部以上茎生叶有短柄,长0.3-3cm;叶片圆五角形,长4-9cm,宽4.5-11cm,3全裂,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,羽状分裂,末回裂片狭披针形或线形,宽2-3mm,侧全裂片不等2深裂,上面有短伏毛,下面无毛。总状花序稍呈伞房状,有8-11朵花,花序轴无毛;花梗长3.5-8cm,中部以上被开展的短柔毛;小苞片生花梗中部之下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;花两性,两侧对称;萼片5,花瓣状,紫蓝色,外面有疏短柔毛;上萼片盔形,高1.5-2cm,自基部至喙长1-1.4cm,下缘凹,侧萼片长约1.3cm,下萼片长约1.4cm,稍不等大;花瓣2,无毛,瓣片宽约4mm,唇长约5mm,末端2浅裂,距长约1.5mm,向后下方弯曲;雄蕊多数,无毛,花丝有2齿或全缘;心皮5,无毛。蓇葖果。种子多数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70m一带的山地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抚松。
性味
味辛;性温;有毒
功能主治
祛风散寒;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关节疼痛;‘心腹冷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-3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冷水麻
- 糖芥
- 小凤尾草
- 新疆芍药
- 大头茶
- 太白参
- 地菍果
- 小叶小羽藓
- 桂叶素馨
- 小构树叶
- 古羊藤
- 黄花鸢尾
- 桄榔子
- 琉璃草根
- 山矾叶
- 小一支箭
- 马尿烧
- 罗汉松实
- 冷杉果
- 海胆
- 峨参叶
- 花唐松草
- 葫芦茶根
- 地瓜
- 干饧糟
- 枫香寄生
- 木半夏果实
- 蝴蝶果
- 猫骨
- 云南希草
- 心叶荚蒾根
- 小叶黑面叶
- 狭叶海金沙
- 野芝麻花
- 小米柴
- 山苦草
- 刺黄柏叶
- 李子
- 黄桷皮
- 山矾
- 异野芝麻
- 小茜草
- 小蓑衣藤
- 杉蔓石松
- 六棱麻
- 黄茶根
- 四方木皮
- 锈毛络石
- 红果参
- 山核桃
- 密叶绢藓
- 石南叶
- 田基黄
- 山楂叶
- 山道年蒿
- 黄秋葵根
- 大头橐吾
- 小苦参
- 山楂木
- 大麦奴
- 绿萼水珠草
- 厚皮香花
- 黄芩子
- 荷秋藤
- 广西九里香
- 扶桑根
- 百部
- 黄桷树根疙瘩
- 瓜子藤
- 红寒药
- 多裂委陵菜
- 滇丁香
- 旋蒴苣苔
- 土牛党七
- 畲山羊奶子
- 厚朴花
- 楼梯草根
- 青黛
- 大萼鹿角藤
- 水麦冬
- 忽布筋骨草
- 橙子皮
- 小报春
- 小豆柴
- 千叶独活根
- 唐松草
- 大良姜
- 川芎
- 青稞
- 奇蒿
- 大过路黄
- 红参
- 黄芽白菜
- 蒙自虎耳草
- 定经草
- 甜茶
- 甘草节
- 野丁香根
- 红绵藤
- 黄河裸裂尻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