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榈
《中国药典》:棕榈
拼音注音
Zōnɡ Lǘ
别名
棕衣树、棕树、陈棕、棕板、棕骨、棕皮
英文名
PETIOLUS TRACHYCARPI
来源
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(Hook. f.)H. Wendl. 的干燥叶柄。采棕时割取旧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,除去纤维状的棕毛,晒干。
形状
本品呈长条板状,一端较窄而厚,另端较宽而稍薄,大小不等。表面红棕色,粗糙,有纵直皱纹;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,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。质硬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无臭。味淡。
性味
苦、涩,平。
鉴别
取本品粉末1g,加水20ml,加热5 分钟,滤过,滤液用水稀释成20ml。取滤液1ml ,加三氯化铁试液2~3滴,即生成污绿色絮状沉淀;另取滤液1ml ,加氯化钠明胶试液3 滴,即显白色浑浊。
炮制
[b]棕榈[/b]: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[b]棕榈炭[/b]:取净棕榈,照煅炭法(附录Ⅱ D)制炭。
归经
归肺、肝、大肠经。
功能主治
收涩止血。用于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崩漏下血。
用法用量
3~9g,一般炮制后用。
贮藏
置干燥处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密穗砖子苗
- 向日葵根
- 峨眉紫金牛
- 苏合香
- 春花木
- 山牛毛毡
- 观音竹
- 山飘儿草
- 鹄绒毛
- 青兔耳风
- 百合
- 云南红豆蔻
- 斑叶堇菜
- 长青草
- 长叶紫珠
- 灯盏细辛
- 长梗排草
- 条参
- 香堇菜
- 小叶金花草
- 蜘蛛抱蛋
- 水藁本
- 骆驼蹄瓣
- 西南金刚藤
- 狭眼凤尾蕨
- 刺梨根
- 花蕊石
- 三叶海棠
- 番杏
- 虎头兰
- 金钱橘饼
- 枇杷叶
- 鸭嘴癀
- 天雄
- 蘑菇
- 山苦菜
- 十大功劳叶
- 悬钩茎
- 水马齿苋
- 仙茅
- 麻柳叶
- 匙叶龙胆
- 棘胸蛙
- 阿氏蒿
- 台蘑
- 藤子甘草
- 九里香
- 通光散
- 滇南寄生
- 龙胡子
- 鼋胆
- 铁扇子
- 红天葵
- 毛葡萄根皮
- 虎掌草叶
- 岩青兰
- 水杨木白皮
- 大金刀
- 藤仲
- 咸虾花
- 枸骨根
- 灯笼草
- 蔓荆子
- 雀翘
- 丝瓜络
- 金橘核
- 米仔兰花
- 针刺铁仔
- 苎花
- 柠檬根
- 盐蛇
- 大伸筋
- 锥栗果壳
- 蜇砂
- 算盘子
- 甜叶菊
- 苎麻
- 楤木花
- 紫菀
- 长杆兰
- 龙角
- 铁篱巴果
- 蝮蛇骨
- 转心莲
- 鸡冠子
- 竹叶兰
- 椴叶独活
- 通经草
- 鳟鱼
- 钟乳石
- 野猪头骨
- 酢浆草
- 自消容
- 一把伞
- 盘羊睾丸
- 肖鸢尾根
- 苦参实
- 桂枝
- 香加皮
- 钻地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