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花轮环藤
《中华本草》:密花轮环藤
拼音注音
Mì Huā Lún Huán Ténɡ
英文名
Dense flower Cyclea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防己科植物密花轮环藤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clea densifiora (Yamamoto) Y. C Tang et. S. L. Lo[C,gracillina Diels]采收和储藏:密花轮环藤Radix Cycleae Densiflorae产于海南、广西等地。自产自销。
原形态
密花轮环藤 缠绕藤木。茎枝草质,表面具条纹,嫩被柔毛,老则变元毛。叶柄细小,长1-4cm,被柔毛;叶片纸质,心状卵形至三角状卵形,长2-8cm,宽1.5-5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深心形至平截全缘或稍呈浅波状,上面无毛,下面被绒毛,掌状脉5条。聚伞圆锥花序腋生,有时排成总状;雄花序柔弱,单生或2-3个簇生,密被长柔毛;雄花萼片5,基部合生,长约1mm,上部常内卷,基部增厚,背面被长柔毛;花瓣1,微小,近圆形;聚药雄蕊长约3mm;雌花萼片1,阔三角形,长约1mm,背面被硬毛;花瓣1,与萼片近同形,等大,背面被硬毛;子房被硬毛,花柱极短,柱头裂片外弯。核果,长约4mm,被硬毛。花期4-6月;果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的林下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广东海南和广西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细胞圆柱形,略弯曲,直径4-10mm。表面黄棕色,具浅纵沟,弯曲处有横裂纹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。气微,味苦。[br]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由数列细胞组成。中柱鞘为断续的石细环带。木射线细胞壁非木化;导管直径可达150μm。石细胞、韧皮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细胞含草酸钙小方晶和砂晶。
化学成分
密花轮环藤根含异谷树碱(isochondroden-drine),左旋箭毒碱(curine),小檗胺(berbamine),防已诺林碱(fangchinoline),高阿罗莫灵碱(homoaromoline),轮环藤宁碱(cy-cleanine)异粉防碱(isotetrine),木兰碱(magnoflorine)及轮环藤酚碱(cyclanoline)。
性味
苦;寒;有小毒
鉴别
理化鉴别 (1)取本品粗粉1g,加乙醇10ml,冷浸过夜,滤过。滤液蒸干,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,滤过。取滤液1ml,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,产生大量橙色沉淀。另取滤液1ml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,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。(检查生物碱)(2)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未4g,加0.1%硫酸80ml,冷浸过夜。滤液倾入苯乙烯磺酸钠型树脂柱(1cm×cm),倒出树脂,用蒸馏水洗数次后,使干燥至水分不超过60%,加入10%氨水碱化,静置20min,置沙氏提取器中以氯仿提取。氯仿液用水洗至中性,加无水硫酸钠脱水。滤液蒸干,另氯仿1ml溶解,为脂溶性总生物碱供试液。上述用氢仿回流过的树脂挥尽氢仿后,加乙醇回流洗脱,乙醇液减压蒸干,甲醇1ml溶解,为水溶性总生物碱供试液。另以异谷树碱、箭毒碱、高阿罗莫林、去甲粉防已碱及轮环藤碱为对照品。吸取上述二供试液各0.6μl,对照品液适量,分别点样于碱性硅胶FG薄层板上,脂溶性总生物碱用氯仿甲醇(10:1)展开,水溶性生物碱部分用氯仿-甲醇-氨水(15:4:1)展开。晾干后,置紫外光灯下观察,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有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归经
肺、肝、膀胱三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湿通淋;散瘀止痛。主风热感冒;咽喉疼痛;牙痛;湿热泄泻;小便淋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功效同毛叶轮环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倒根野苏
- 春花胡枝子
- 芒萁骨
- 光叶水苏
- 小麦麸
- 湿鼠曲草
- 原蚕子
- 消毒药
- 乌鸦胆
- 木半夏叶
- 黄皮根
- 刺黄柏
- 橡木皮
- 水凤仙
- 鲨鱼肉
- 野山茶
- 天青地红
- 荷蒂
- 和血丹
- 地菍
- 海藻石
- 石榴皮
- 桦叶荚蒾
- 仙掌子
- 白铃子
- 埋博树
- 山枝根
- 菱壳
- 大叶金花茶叶
- 小千金
- 尾叶越橘
- 毛叶轮环藤
- 茄根
- 对叶油麻叶
- 黄莲花
- 独脚蟾蜍
- 山玉兰
- 单花芥
- 水朝阳根
- 树地瓜
- 白车轴草
- 琥珀
- 地杨梅
- 莽草根
- 栎叶槲蕨
- 老虎刺
- 虎石头
- 光叶巴豆
- 山臭草
- 山棯子
- 蔓胡颓子根
- 倒插花
- 草乌
- 山鸡
- 小粘药
- 巴掌草
- 海人草
- 大黄连刺
- 南蛇竻苗
- 白鸭肉
- 大皂角
- 米碎木皮
- 毛柄锦香草
- 乌骚风
- 海蜇皮
- 蟹壳
- 海杧果
- 地麻黄
- 小六月寒
- 面筋
- 细齿叶柃
- 单头紫菀
- 云朴
- 生姜皮
- 南瓜瓤
- 黄耆茎叶
- 疏叶香根芹
- 石凤丹
- 石寄生
- 小悬钩子
- 小旋鸡尾
- 小九头狮子草
- 常春藤子
- 黄心果
- 尾叶山柑
- 夜关门
- 榧枝叶
- 大活
- 山腊梅
- 巴茅根
- 药王茶
- 观音苋根
- 羊哀
- 白薯莨
- 羊角拗
- 宿苞豆
- 白藨
- 沙糖根
- 纤毛婆婆纳
- 油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