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生藤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寄生藤
拼音注音
Jì Shēnɡ Ténɡ
别名
上树酸藤、大叶酸藤、黄藤、堂仙公、酸藤公
来源
檀香科寄生藤Henslowia frutescens Champ.,以全株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、广西。
性味
微甘、苦、涩,平。
功能主治
疏风解热,除湿。主治流行性感冒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外用适量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寄生藤
拼音注音
Jì Shēnɡ Ténɡ
别名
藤香、入地寄生、熊胆藤、左扭香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列子、藤酸公、青藤公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。
出处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来源
为植香科植物寄生藤的全株。全年可采,多鲜用。
原形态
寄生性灌木,直立或藤本状,长2~8米,枝有纵纹和黑褐色皮孔。叶互生,近肉质,倒卵形或椭四形,长3~7厘米,宽1.5~2.5厘米,基部渐狭而下延,两而无毛,基出脉3条。花小,单性,雌雄异株:雄花球形,径不及2毫米,数朵集成腋牛小伞形花序;花萼5,裂片三角形:雄蕊5,生于裂片基部;雌花单生于叶腋,卵形,子房下位,一室。核果卵形,黄褐色,长约1厘米,花期冬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灌木丛中,寄生于其他植物的地下茎或根上。分布我国南部各省区。
功能主治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散血,消肿,止痛。治刀伤,跌打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寄生藤
拼音注音
Jì Shēnɡ Ténɡ
别名
入地寄生、熊胆藤、左扭香、藤香、青藤公
出处
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檀香料植物寄生藤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ndrotrophe frutesces(Champ.ex Benth.)Danser[Henslowia frutescens Champ.ex Benth.;Dufrenoya frutesces (Chanp.)Sstauffer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多鲜用。
原形态
木质藤本,常呈灌木状。枝三棱形,扭曲。叶厚,多少软革质;叶柄长0.5-1cm;扁平,叶片倒卵形至阔椭圆形,长3-7cm,宽2-4.5cm,先端圆钝,有短尖,基部收狭而下延成叶柄,基出脉3条。花通常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球形,长约2mm,5-6朵集成聚伞状花序;小苞片近离生,偶呈总苞状;花梗长约1.5mm;花被5裂,裂片三角形,在雄蕊背后有疏毛一撮,花药室圆形;花盘5裂;雌花或两性花;通常单生;雌花,短圆柱状,花柱短小,柱头不分裂,锥尖形;两花,卵形。核果卵形或卵圆形带红色,长1-1.2cm,先端有内拱形约宿存花被,成熟时棕黄色至红褐色。花期1-3月,果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甘;苦;涩;性平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;活血止痛。主流行性感冒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散血,消肿,止痛。治刀伤,跌打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夹蛇龟肉
- 救军粮叶
- 寸金草
- 金钱苦叶草
- 金草
- 美人蕉根
- 鸭脚黄边
- 石山花椒
- 僵蛹
- 金缕半枫荷
- 锦香草
- 紫楠叶
- 锯叶竹节树
- 金花草
- 水贯众
- 锈毛白枪杆
- 显脉罗伞
- 赤雹
- 尖叶铁扫帚
- 小叶小羽藓
- 绵马贯众
- 水蕨
- 姜露
- 榉树
- 锯齿草
- 海龟胶
- 茭白
- 三叶罗伞
- 金老梅根
- 南赤瓟
- 金钱参
- 金露梅
- 海莲叶
- 水马桑
- 米油
- 二色补血草
- 藤茶
- 岗梅叶
- 指甲兰
- 嫁(虫戚)
- 鹈鹕脂油
- 枳椇子
- 波罗蜜核中仁
- 黑大豆花
- 蓝圆鲹
- 蔗鸡
- 鲸蜡
- 藤本夜关门
- 柠条籽
- 鷩雉
- 皱叶南蛇藤
- 鸡爪竻
- 鸡爪簕
- 鸡血莲
- 露水草
- 堇叶山梅花
- 粗榧子
- 香茅花
- 水红袍
- 疣果冷水花
- 鸡冠花
- 水仙花
- 鸡胆
- 鸡腿堇菜
- 鸡血李
- 鸡公柴果
- 对节树根
- 鲚鱼
- 鸡嗉子根
- 金纽子
- 田麻
- 贯众
- 长白假水晶兰
- 金盏草
- 金耳环
- 亮叶桦
- 薏苡叶
- 鸡腰果
- 石榴叶
- 巨紫堇
- 海螵蛸
- 金线风
- 鲛鱼
- 长叶山竹子
- 鸡蛋壳
- 鸡肉
- 鸡蛋果
- 大榆蘑
- 深裂黄草乌
- 鸡骨柴叶
- 鹅肉
- 法半夏
- 鸡谷草
- 水曲柳
- 牡荆茎
- 尖嘴林檎果
- 金花菜
- 茅膏菜
- 金线草
- 黄花地锦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