榉树叶
《中华本草》:榉树叶
拼音注音
Jǔ Shù Yè
出处
出自《唐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榆科植物榉树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.-Mazz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乔木,高达25m。一年生枝密被柔毛。叶互生,硬纸质;叶柄长1-4mm;无托叶;叶片椭圆状卵形、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10cm,1.5-4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上面粗糙,具脱落性硬毛,下面密被柔毛;边缘具单锯齿;侧脉7-15对。花单性,稀杂性,雌雄同株;雄花簇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或苞腋,雌花1-3朵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;花被片4-5;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;雌花仅有雌蕊1,子房1室,花柱2,斜生。坚果上部偏斜,直径2.5-4mm。花期3-4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生于山坡、路旁,或栽于宅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;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常皱缩,展平后长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10cm,宽1-4cm,上面绿褐色,粗糙,有脱落性硬毛,下面色稍浅,密生淡灰色毛,叶脉于下面明显,侧脉7-15对,叶缘具波状单锯齿;叶柄长1-4mm。纸质,脆而易碎。
性味
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凉血。主疮疡肿痛;崩中带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唐本草》:嫩叶,贴火烂疮有效。2.《日华于本草》:治肿烂恶疮,盐捣敷。3.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作钦凉心肺;贴火丹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榉树叶
拼音注音
Jǔ Shù Yè
出处
《唐本草》
来源
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叶。
性味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冷,无毒。"
②婉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味苦,寒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唐本草》:"嫩叶,挼贴火烂疮有效。"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肿烂恶疮,盐捣罯。"
②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作饮凉心肺;挼贴火丹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线包
- 金花树
- 假报春花
- 金金棒
- 金钟茵陈
- 节瓜
- 角果木叶
- 酱瓜
- 接气草
- 九里香根
- 胶质鼠尾草
- 荆芥根
- 将军树
- 尖嘴林檎果
- 金橘根
- 金盏草
- 金线风
- 梨木灰
- 九节茶
- 井边草
- 剪夏罗根
- 巨紫堇
- 金发草
- 金星蕨
- 金瓜草
- 矩圆线蕨
- 金边龙舌兰
- 假蒟子
- 假鹰爪根
- 蒟蒻薯叶
- 剪刀股
- 剪夏萝
- 蕉芋
- 金沙草
- 金珠柳
- 橘饼
- 金缕梅
- 绛梨木子
- 金雀花
- 韭菜莲
- 堇叶山梅花
- 金丝桃果实
- 金沸草
- 金缕半枫荷叶
- 金老梅根
- 绞股蓝
- 井边茜
- 金露梅
- 蒺藜根
- 榉树
- 金钱参
- 假茶辣
- 荚蒾子
- 锯齿草
- 菊花脑
- 蓟罂粟根
- 镰羽贯众
- 金钮扣
- 蒌蒿
- 金剪刀
- 接骨木叶
- 接骨木根
- 金线兰
- 酒酿
- 尖药花
- 建兰根
- 金牛草
- 椒目
- 金石斛
- 江南桤木
- 江西金钱草
- 焦栀子
- 蒟酱
- 尖叶子打虫药
- 金剪刀草
- 金锦香
- 锯锯藤
- 韭菜
- 决明子
- 嘉兰
- 金堂葶苈
- 榉树皮
- 矩镰荚苜蓿
- 金荞麦
- 锦鸡儿
- 剑叶铁树叶
- 角果木
- 姜皮
- 金丝李
- 浆包藤
- 金针菜
- 井底泥
- 聚藻
- 假通草树皮
- 卷丝苦苣苔
- 蕨麻草
- 金挖耳
- 九爪龙
- 假连翘叶
- 金丝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