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架豆
《中华本草》:菊架豆
拼音注音
Jú Jià Dòu
英文名
Yunan Apios,Yunan Potatobean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丽江圞儿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pios delavayi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丽江土圞儿 多年生缠绕草本,幼时疏被短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对生,有柄;小叶5-7枚,卵状披针形,长3-8cm,宽1.7-3cm,纸质,上面疏被短粗毛,下面仅沿脉疏被毛,顶端尾状渐尖,基部圆形或圆楔形。花稀疏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,在序轴膨大的节上有花1-3朵;萼钟状,外面被极短的柔毛,萼齿上部2枚全部联合,下部的3枚通常联合;花冠黄白色或有时旗瓣或翼瓣带淡红色;雄蕊10,二体。荚果线形,长10-12cm,宽约0.5cm,成熟时光滑。种子多数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100-2900m林下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微苦;凉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咳。主咽喉肿痛,感冒咳嗽,百日咳,瘰疬,痈肿,黄水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烂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:味微苦、性凉。有清热解毒,止咳消肿的功能。用于感冒及咳嗽,百日咳,咽喉肿痛,痈肿,瘰疬,黄水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芭蕉
- 细齿叶柃
- 毛叶石楠根
- 葛谷
- 朱砂草
- 银杏叶
- 厚叶算盘子
- 獭胆
- 金钮扣
- 金缕半枫荷叶
- 软枣子
- 倒提壶
- 金鸡勒
- 红茄苳
- 落新妇
- 金龙胆草
- 碎米柴
- 黄蜀葵
- 黄接骨丹
- 麝香
- 缩砂蜜
- 刺盖草
- 韭根
- 鲫鱼脑
- 狗骨节
- 斯里兰卡肉桂
- 革耳
- 苍山冷杉
- 石梓
- 猴楠
- 牛筋草
- 茯苓
- 石枫药
- 柄果槲寄生
- 旋花
- 两指剑
- 紫参
- 草血竭
- 牛奶树子
- 丝毛毛毡草
- 鲻鱼
- 大香附子
- 礁膜
- 小金钱草
- 邪蒿
- 长叶丹参
- 南天竹梗
- 狭叶当归
- 木瓜
- 鮠鱼
- 玛瑙
- 北鹤虱
- 衡州乌药
- 贯众
- 鸬鹚肉
- 漆大姑根
- 狐心
- 藤槐
- 鼠尾草
- 大昏头鸡
- 桦木皮
- 石头菜
- 细叶大戟
- 漆树木心
- 向日葵
- 柳花
- 白榄根
- 大山黧豆
- 黄花菜子
- 山桂皮
- 淡味当药
- 林檎
- 山莓
- 水晶兰
- 野油麻
- 酸石榴
- 大活
- 狭萼半边莲
- 紫菜
- 血苋
- 护心胆
- 土荆皮
- 蚕豆花
- 三叶海棠
- 地血香
- 广金钱草
- 胡燕卵
- 苦瓜根
- 啤酒花
- 槟榔花
- 小牛力
- 枣树皮
- 佛手
- 黄果茄
- 三品一枝花
- 豹皮菇
- 白豆
- 滇南马钱
- 牛靥
- 地盘松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