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白小紫菀
《中华本草》:太白小紫菀
拼音注音
Tài Bái Xiǎo Zǐ Wǎn
英文名
all-grass of Hooker cremanthodium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垂头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emanthodium hookerii Clarke[Ligu-laria hookerii (C.B.Clarke) Hand.- Mazz.]采收和储藏:夏季开花时采收,阴干。
原形态
垂头菊 多年生小草本,高20-25cm。茎直立,单生,细弱,有沟纹。基生叶肾形,长2-3cm,边缘有钝 齿;叶柄长3-10cm;茎生叶1片,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。头状花序单一,放射状,有线形小苞2-3片;花暗紫色;舌状花雌性,管状花两性。瘦果长约4mm,结果后花序头俯垂;冠毛丰富,长约5mm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坡或山顶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青海等地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平
功能主治
化痰止咳。主痰喘咳嗽;肺痈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太白小紫菀
拼音注音
Tài Bái Xiǎo Zǐ Wǎn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垂头菊的全株。
原形态
多年生小草本,高20~25厘米。茎单生,直立,细弱,有沟纹。基生叶肾形,长2~3厘米,边缘有钝齿,叶柄长3~10厘米;茎生叶1片,叶柄基部膨大为鞘状。头状花序单一,放射状,有线形小苞2~3片;花暗紫色;舌状花雌性,管状花两性;冠毛丰富,长5毫米.瘦果长4毫米,结果后花序头俯垂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草坡或山顶。分布陕西、青海、甘肃等地。
性味
辛苦,平。
功能主治
化痰止咳,宽胸利气治痰喘咳嗽,气管炎,肺结核,肺痈,劳伤,头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4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李树胶
- 蓬莱草
- 七爪风
- 丝瓜根
- 八爪金龙
- 臭黄荆根
- 天茄子
- 五瓣寄生
- 百药煎
- 角蒿
- 古柯
- 草本三角枫
- 苦檀子
- 地蜂子
- 香石藤果
- 刺猬皮
- 太平莓
- 假连翘
- 岩茴香
- 夹竹桃
- 魔芋
- 鲤鱼胆
- 莲子心
- 木兰皮
- 岩檀香
- 饭团藤
- 铁牛钻石
- 黄葵
- 草血竭
- 红石耳
- 降香
- 刷把草
- 石彭子
- 鱼脑石
- 饿蚂蝗
- 五爪龙
- 山刺柏
- 带刺马鞭
- 大叶刺篱木叶
- 猕猴桃藤中汁
- 百里香
- 海龙
- 火殃簕
- 野靛青
- 白子菜
- 鸡枞
- 翻背白草
- 天竹黄
- 甜叶菊
- 天雄
- 桃仁
- 桃树胶
- 五月霜
- 厚皮树
- 赶山鞭
- 麻柳树根
- 山槟榔
- 齿叶橐吾
- 大风子
- 草木王
- 漆树根
- 茄子根
- 向日葵叶
- 龙血树
- 菊花参
- 天麻
- 太阳海星
- 桃南瓜
- 南天竹根
- 礜石
- 山大颜
- 树腰子
- 风藤草
- 黄皮果
- 金榭榴
- 蟋蟀
- 下田菊
- 榕树果
- 苦绳
- 万丈深
- 百部
- 勒马回
- 营实
- 过墙风
- 小茅香
- 和合草
- 青药
- 小红藤
- 天鹅毛
- 过岗龙
- 透明草
- 桃叶
- 斩龙草
- 大透骨草
- 粟米
- 一颗血
- 山麻黄
- 天王七果实
- 鳍蓟
- 桃金娘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