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金娘花
《中华本草》:桃金娘花
拼音注音
Táo Jīn Niánɡ Huā
别名
岗稔花
英文名
Flower of Downy Rosemyrtle, Flower of Rosemyrtle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omyrtus tomentosa (Ait.) Hassk.采收和储藏:4-5月采收,鲜用或阴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2m。嫩枝有灰白色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4-7mm;叶片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3-8cm,宽1-4cm,先端圆或钝,常微凹入,有时稍尖,基部阔楔形,上面初时有毛,以后变无毛,发亮,下面有灰色茸毛,全缘;离基3出脉,直达先端且相结合。花单生,紫红色,直径2-4cm,有长梗;萼管倒卵形,长6mm,有灰茸毛,裂片5,近圆形,长4-5mm,宿存;花瓣5,倒卵形,长1.3-2cm;雄蕊红色,多数,长7-8mm,花药纵裂;子房下位,3室,花柱长1m,柱头扩大。浆果卵状壶形,长1.5-2cm,宽1-1.5cm,熟时紫黑色;种子多数,每室2列。花期4-5月,果期7-9月。
性味
味甘;涩;性平
归经
归肺经
功能主治
收敛止血。主咳血;咯血;鼻衄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注意
广洲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“实热便秘者忌用。”
复方
治肺结核咳血:岗稔花二至四钱。水煎服。实热便秘者忌用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各家论述
《广西中药志》:行血。治痰咳咯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桃金娘花
拼音注音
Táo Jīn Niánɡ Huā
别名
岗棯花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山棯子"条。
功能主治
①《纲目拾遗》:"行血。"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行血。治痰咳咯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4钱。
复方
治肺结核咳血:岗棯花二至四钱。水煎服。实热便秘者忌用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皮果核
- 桃儿七
- 桐根
- 棠梨
- 荠菜子
- 博落回
- 萱草
- 蛤蟆草
- 天青地白
- 蘽根
- 越瓜
- 牛心果
- 南方红豆杉
- 驼乳
- 鼍肉
- 万丈深茎叶
- 铁马豆
- 野葡萄根
- 铁灯台
- 铜牛皮
- 铁破锣
- 铁草鞋
- 铜锤玉带草
- 乌口树
- 铁苋菜
- 铁钉菜
- 铁鞭草
- 铜锣七
- 铁轴草
- 鲐鱼
- 铜钱细辛
- 铁棒锤
- 铁浆
- 铁线透骨草
- 铜钱麻黄
- 铜绿
- 铜钱菌
- 铁罗汉
- 铁色箭
- 铜皮
- 鹈鹕嘴
- 萼果香薷
- 腊雪
- 酱
- 罗锅底
- 绣球防风
- 白云瓜
- 金雀根
- 大避债蛾
- 金露梅
- 铁扇子
- 梧桐子
- 碗花草
- 瓮菜癀
- 衣鱼
- 露兜竻蔃
- 黄木耳
- 肥荚红豆
- 淡味当药
- 撒发
- 葛叶
- 土附子
- 罗汉松根皮
- 野灯草
- 白千层
- 饿蚂蝗
- 高山栲
- 疔毒草
- 榔榆皮
- 青鱼胆
- 过岗龙
- 枫香寄生
- 残槁蔃
- 大蛇药
- 黑果拨毒散
- 豹子眼睛花
- 水甘草
- 矮陀陀
- 老鹤草
- 金线鱼
- 山鸡蛋
- 莲须
- 膜蕨囊瓣芹
- 刺龙牙
- 地笋
- 榕树皮
- 龙利叶花
- 鳙鱼头
- 红花山牵牛
- 粗叶卷柏
- 白英
- 树火麻
- 空筒泡
- 榔榆茎
- 船盔乌头
- 虎睛
- 六月青
- 龙珠子
- 小叶桑根
- 广金钱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