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兰皮
《*辞典》:木兰皮
拼音注音
Mù Lán Pí
别名
姜朴(《中药志》)
出处
《别录》·《本经》原作木兰
来源
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。
性味
①《本经》:"味苦,寒。"
②《别录》:"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酒疸,酒皶面疱,阴下湿痒,癞病,重舌,痈疽,水肿。
①《本经》:"主身有大热在皮肤中,去面热赤疱酒皶,恶风癞疾,阴下痒湿,明耳目。"
②《别录》:"疗中风伤寒及痈疽水肿,去臭气。"
③《纲目》:"治酒疸,利小便,疗重舌。"
④《野生药植图说》:"治腰痛、刺痛和头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。外用:煎水洗或醋浸含漱。
复方
①治酒疸,心懊痛,足胫满,小便黄,饮洒发赤斑黄黑:黄芪二两,木兰一两。末之。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②面上皶疱酐蹭:木兰皮一斤。细切,以三年酢浆渍之百日,晒干捣末。每浆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)
③小儿重舌:木兰皮一尺,广四寸,削去粗皮,用醋一升,渍取汁置重舌上。(《子母秘录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猬皮
- 猴高铁
- 七叶一把伞
- 齿叶橐吾
- 厚皮树
- 夹竹桃
- 狗核树
- 榕树果
- 花榈木
- 苍山冷杉
- 节节草
- 野丹参
- 大避债蛾
- 头花杜鹃
- 海松子
- 大一箭球
- 芭茅果
- 臭常山
- 黑蒴
- 石柑子
- 饴糖
- 薄柱草
- 柠条籽
- 大叶白纸扇
- 龙须草
- 一匹草
- 栝楼皮
- 橘红
- 狗脚迹
- 水藁本
- 牛尾菜
- 红榔木
- 马骝卵
- 了哥王根
- 川滇桤木
- 山白菊
- 芭蕉叶
- 单根木
- 通花根
- 西南毛莨
- 七里香
- 野冬菊
- 滇绣球
- 金线草
- 山丹
- 浮萍
- 丹参
- 骆驼蹄瓣
- 石青菜
- 野菰
- 寸金草
- 蛮刀背
- 黑香柴
- 海带
- 掉毛草
- 见血清
- 尖尾风
- 凤眼果
- 刺龙牙
- 棣棠花
- 山鸡蛋
- 假葡萄
- 空筒泡
- 土马骔
- 水锦树
- 腊雪
- 野牡丹根
- 玉米花
- 龙虾
- 纤枝山柑
- 枳椇根
- 指天椒
- 大香附子
- 九眼独活
- 了哥王
- 瓦楞子
- 藤槐
- 贴骨散
- 藤三七
- 藤梨根
- 藤檀
- 藤五加
- 藤仲
- 藤子甘草
- 藤黄连
- 葶苈子
- 刮筋板
- 吐烟花
- 地锦草
- 海柳
- 接骨草
- 绵参
- 通天连
- 小报春
- 曼陀罗子
- 天麻茎叶
- 枳椇叶
- 仙顶梨
- 铜棒锤
- 箭叶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