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雪草
《中华本草》:薄雪草
拼音注音
Báo Xuě Cǎo
别名
小毛香、火绒草、小白头翁、小毛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薄雪火绒草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洗净,晾干。
原形态
薄雪火绒草 多年生草本,高10-80cm。根状茎分枝稍长,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不育茎。茎直立,基部稍木质,上部被白色薄茸毛,下部不久脱毛,节间长1-2cm,或上部节间长达4cm。叶狭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或下部叶倒卵状披针形,长2.5-5.5cm,宽0.5-1.3cm,基部急狭,无鞘部,先端尖,有长尖关,边缘平或稍波状反折,上面有疏蛛丝状毛或脱毛,下面被银白色或灰白色薄层密茸毛。苞叶多数,较茎上部叶常短小,卵圆形或长圆形,两面被灰白色密茸毛或上面被蛛丝状毛,排列成疏散而径达4cm的苞叶群,或有长花序梗而开展成径达10cm的复苞叶群。头状花序直径3.5-4.5mm,多数,较疏散;总苞钟状或半球形,被白以或灰白色密茸毛,长约4mm;总苞片3层,先端钝,无毛,露出毛茸之上;小花异形或雌雄异株;花冠长约3mm;雄花花冠狭漏斗状,有披针形裂片;雌花花冠细管状;冠毛白色,基部稍浅红色;雄花冠毛稍粗厚,有锯齿;雌花冠毛细丝状,下部有锯齿;不育的子房有毛或无毛。瘦果常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。花期6-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000m的山坡灌丛、草坡和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味淡;微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。主肺燥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藏报春花
- 草柏枝
- 楮皮间白汁
- 山梅花
- 冲天果
- 胡麻叶
- 鳍蓟
- 金牛七
- 黑穗石蕊
- 菜板
- 朝鲜崖柏
- 赤车使者根
- 鸱肉
- 铁树花
- 倒地铃
- 水黄连
- 新裂耳蕨
- 无缝珠
- 大还魂草
- 贵州落地金钱
- 高山紫菀
- 八角茴香
- 吹风藤
- 野海椒
- 大草乌
- 黄荆
- 黑乳菇
- 九牛力
- 臭李皮
- 果上叶
- 土马鬃
- 蟾头
- 冬青叶
- 煨姜
- 川楝子
- 鱼肝油
- 瓜蒂
- 椰子浆
- 五加叶
- 竹叶马豆
- 万年松
- 没药
- 九节风
- 四脚蛇
- 山岗荚
- 狗骨节
- 荠菜花
- 大狼毒
- 荜茇根
- 鹅首马先蒿
- 钝齿铃子香
- 白芷叶
- 披散糖荠
- 天脚板
- 菟葵
- 刺芋
- 黄草乌
- 盾翅藤
- 赤阳子
- 辣椒叶
- 三角泡
- 松根
- 楠木
- 蝴蝶树
- 田菁
- 野丹参
- 象皮
- 杠香藤
- 珍珠风子
- 巨藻
- 马兰
- 田野卷耳
- 光棍草
- 圆叶母草
- 大发散
- 小狼毒
- 黄缨菊
- 地菍
- 岩胡椒
- 皂荚根皮
- 荜澄茄
- 金线鱼
- 真藓
- 玉簪花
- 紫背绿
- 灰贯众
- 醉鱼草
- 地黄花
- 生姜皮
- 莸叶醉鱼草
- 紫菜
- 叶子花
- 海蜇皮
- 三七
- 金合欢
- 石龙刍
- 鳕鱼鳔
- 毛脉南蛇藤
- 小叶金鸡尾巴草
- 山槟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