葱实
《中华本草》:葱实
拼音注音
Cōnɡ Shí
别名
葱子
英文名
Seed of Fistular Onion
出处
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葱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lium fistulosum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果实,晒干,搓取种子,簸去杂质。
原形态
葱,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50cm。通常簇生、全体具辛臭,折断后有辛味之粘液。须根丛生,白色。鳞茎圆柱形,先端稍肥大,鳞叶成层,白色,上具白色纵纹。叶基生,圆柱形,中空,长约45cm,径1.5-2cm,先端尖,绿色,具纵纹;叶鞘浅绿色。花茎自叶丛抽出,通常单一,中央部膨大,中空,绿色,亦有纵纹;伞形花序圆球状;总苞膜质,卵形或卯状披针形;花被6,披针形,白色,外轮3枚较短小,内轮3枚较长大,花被片中央有一条纵脉;雄蕊6,花丝伸出,花药黄色,丁字着生;子房3室。蒴果三棱形。种子黑色,三角状半圆形,花期7-9月。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均有栽植。
形状
性状鉴别,种子三角状扁卵形,一面微凹,另面隆起,有棱线1-2条,长3-4mm,宽2-3mm。表面黑色,多光滑或偶有疏皱纹,凹面平滑。基部有两个突起,较短的突起先端灰棕色或灰白色,为种脐,较长的突起先端为珠孔。纵切面可见种皮菲薄,胚乳灰白色,胚白色,弯曲,子叶1枚。体轻,质坚硬。气特异嚼之有葱味。[br]以粒饱满,色黑,无杂质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,种子横切面:种皮表上以细胞外壁外突起,细胞壁厚,被有薄角质层,细胞腔含暗褐色造壁物质,其下为数裂棕黄色薄壁细胞。胚乳细胞形大,壁甚厚,有大形纹孔,细胞腔中含有糊粉粒及脂肪油。[br]粉末特片:灰黑色,种皮表皮细胞黑色,长条形、多角形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18-37-74-130μm,表面具网状纹理。胚乳细胞众多,多破碎,有较多大的类圆形或长圆形纹孔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功能主治
温肾;明目;解毒。主肾虚阳毒;遗精;目眩;视物昏暗;疮痈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;或入丸散,煮粥。外用:知量,熬膏敷贴,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眼暗,补不足: 一、葱实大半升,为末。每度取一匙头,水二升,煮取一升半,滤取滓,葺米煮粥食。二、捣葱实和蜜丸如梧子大。食后,饮汁服一、二十丸, 日二、三服。 (《食医心镜》)②治疗: 蜂蜜一两,葱心七个,同熬,滴水成珠,摊绢帛上贴。 (《本草原始》)
各家论述
1.《本经》:主明目,补中不足。2.《本草经集注》:解藜芦毒。3.《中药志》:治肾虚阳痿,目眩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葱实
拼音注音
Cōnɡ Shí
别名
葱子(《日华子本草》)
出处
《本经》
来源
为百合种植物葱的种子。夏、秋收集成熟果实,晒干,搓取种子,簸去杂质。
原形态
干燥种子类三角状卵形,一面微凹入,一面隆起,隆起面有1~2条棱线。长2.5~3毫米,宽1.5~2毫米。表面黑色,光滑,下端有两个小突起,一为种脐,一为珠孔。内有白色种仁,富油性。气特臭,味如葱,以饱满、色黑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皆产。山东产量最大。
性味
辛,温。
①《本经》:"辛,温。"
②《品汇精要》:"味辛,性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温肾,明目。治阳痿,目眩。
①《本经》:"主明目,补中不足。"
②《本草经集注》:"解藜芦毒。"
③《中药志》:"治肾虚阳痿,目眩。"
复方
①治眼暗,补不足:㈠葱实大半升,为末,每度取一匙头,水二升,煮取一升半,滤取滓,茸米煮粥食。㈡捣葱实和蜜丸如梧子大。食后,饮汁服一、二十丸,日二、三服。(《食医心镜》)
②治疔:蜂蜜一两,葱心七个,同熬,滴水成珠,摊绢帛上贴。(《本草原始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榆
- 尖顶羊肚菜
- 白豆
- 刺榆皮
- 吹风散
- 慈竹花
- 刺鸭脚木
- 茶子
- 慈竹叶
- 粗棕竹根
- 刺竹叶
- 兰花双叶草
- 新塔花
- 文殊兰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石瓜子莲
- 紫铜矿
- 毛黄堇
- 黄葵
- 大叶刺篱木叶
- 古柯
- 黄茶根
- 鸡脚莲
- 野冬菊
- 鲛鲨白
- 牛尾菜
- 大叶紫薇
- 栗毛球
- 南牡蒿
- 山槟榔
- 凌霄花
- 川滇桤木
- 猴骨
- 赤胫散
- 黄皮果核
- 扭筋草
- 野木瓜
- 牛筋草
- 鹿角芦荟
- 蝮蛇蜕皮
- 铜棒锤
- 苍蝇草
- 狗脚迹
- 营实
- 水藁本
- 钻地风
- 臭常山
- 箭叶蓼
- 鹅肉
- 球花党参
- 降香
- 朝天罐
- 椴树
- 三消草
- 翻背白草
- 帽兰
- 飞天蜈蚣
- 乌蛇
- 草木樨
- 橘叶巴戟
- 川桂
- 慈竹箨
- 虫白蜡
- 九龙吐珠
- 蚕豆叶
- 蚕豆茎
- 脾寒草
- 刺子莞
- 刺李
- 曼陀罗子
- 刺玫花
- 貂尾
- 花生壳
- 磁石
- 羊屎条根
- 苔菜
- 东北桤木
- 冬凌草
- 饭团藤
- 苦马豆
- 树茭瓜果
- 蓬莱草
- 万丈深
- 使君子根
- 接骨木
- 匍伏堇
- 天麻茎叶
- 山大颜
- 小血藤叶
- 草乌头
- 百药煎
- 慈乌
- 刺果藤
- 七叶一把伞
- 黄毛耳草
- 菊花参
- 勒鱼
- 鸢脑髓
- 回心草
- 粗灰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