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裙竹荪
《中华本草》:黄裙竹荪
拼音注音
Huánɡ Qún Zhú Sūn
别名
杂色竹荪、网纱菇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鬼笔科真菌黄裙竹荪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ctyophora muclticolor Berk.et B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子实体高6-16.5m。菌盖钟形,高2.2-2.8cm,宽1.9-2.2cm。有显着的网络状凹穴,橘黄色,内有暗青褐色,粘性孢体,顶端平,中部具穿孔。菌裙柠檬黄色至橘黄色,长6.5-7.5cm,直径2-5cm,网眼多角形。菌柄近白色或淡橙黄色,海绵状,中空,粗1.6-2.3cm。菌托带淡紫色,(2.5-4)cm×(2-3.5)cm。孢子椭圆形,(3.5-4.5)μm×(1.5-2)μm。壁光滑,透明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竹林下或阔叶混交林下。夏、秋季单生或群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子实体长条形,长6-16.5cm,表面黄白色至橘黄色。菌盖钟形,长2.2-2.8cm,宽1.9-2.2cm,橘黄色,有显着的网格状凹穴,顶端平,中央具穿孔。菌裙长6.5-7.5cm,直径2-5cm,橘黄色,网眼多角形。菌柄黄白色,或淡橘黄色,海绵状,中空,粗1.6-2.3cm。菌托淡紫色。质柔韧。气香,味淡;有毒。
功能主治
燥湿杀虫。主足癣湿烂;瘙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浸酒涂。
注意
本品有毒,不可内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牡丹藤
- 毛瓣绿绒蒿
- 小岩白菜
- 美脉藁本
- 蟹爪兰
- 小无心菜
- 刺齿凤尾蕨
- 铃兰
- 姬蕨
- 金缕半枫荷
- 樱桃叶
- 赶风柴
- 枯萝卜
- 草木灰
- 野烟
- 线叶金鸡菊
- 倒吊笔叶
- 陈仓米
- 纤枝山柑
- 芨芨草
- 水仙花
- 水红木叶
- 松树皮
- 狭穗鹭兰
- 水红木花
- 小蜡树
- 西瓜霜
- 实葫芦
- 小鹭鸶兰
- 象骨
- 山丹花
- 细叶谷木
- 四川澄茄子
- 圣罗勒
- 小血光藤
- 山橙叶
- 隔山香
- 广州山柑
- 小蓟
- 菩提树皮
- 水牛角浓缩粉
- 细叶野牡丹
- 亮光菜
- 小血藤叶
- 山佩兰
- 小蕨萁
- 猩猩花
- 小药木
- 山大烟
- 狐肝
- 小蕨鸡
- 双肾藤
- 小连翘
- 锈毛白枪杆
- 仙百草
- 狭叶海金沙
- 山半夏
- 小酒瓶花
- 鲫鱼脑
- 木棉皮
- 车前草
- 喜树果
- 山棯根
- 西瓜子壳
- 双花堇菜
- 广豆根
- 小牛肋巴
- 苦芥
- 辛夷
- 狭果茶藨
- 心胆草
- 西北莸
- 向日葵壳
- 细花丁香蓼
- 山姜花
- 小雪人参
- 骆驼蓬
- 细叶马料梢
- 苋
- 小球藻
- 四块瓦
- 绿萼梅
- 旋复花根
- 大风子
- 蝌蚪
- 夏枯草
- 小青
- 西洋参
- 小赤麻
- 纤冠藤
- 豨莶果
- 心叶兔耳风
- 火把花
- 象皮
- 山牛蒡
- 马铃根
- 马齿苋子
- 续随子叶
- 血盘草
- 消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