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叶肾蕨
《中华本草》:毛叶肾蕨
拼音注音
Máo Yè Shèn Jué
英文名
all-grass of Hirsute Sword Fern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肾蕨科植物毛叶肾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phrolepis hirsutula (Forst.) Presl[Polypodium hirsutulum Forst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45-110cm。根茎短而直立,被黑褐色、披针形鳞片;匍匐茎着生于根状茎上,暗褐色,被鳞片;叶片坚草质或纸质,阔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30-75cm,宽10-15cm,两端稍渐狭,一回羽状;下面沿中脉及小脉密被线状鳞片,上面被短毛;叶轴上面密被纤维状鳞片,下面疏被鳞片;羽片20-45对,彼此不覆盖,互生,近无柄,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上,中部羽片较大,阔披针形,长4-7cm,宽约1cm,先端渐尖,基部不对称,下侧圆形,上侧截形并突出成1个小三角状的耳片,边缘有疏钝齿,下部羽片较短,阔披针形,长3-4cm;侧脉纤细,2-3叉,先端有圆形水囊体。孢子囊群圆形,背生于每组侧脉上侧小脉的先端,靠近叶边;囊群盖圆形,有1个缺刻,膜质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、谷地及村边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区。
性味
淡;凉
归经
脾经
功能主治
消积化痰。主小儿疳积;食滞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淡,性凉。有消积化痰的功能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七叶薯
- 衡州乌药
- 赤链蛇
- 苔水花
- 鸡爪花
- 雁肪
- 大麦醋糟
- 红楠
- 斑楮头红
- 地瓜藤
- 红茄苳
- 大透骨草
- 车前子
- 单鞭
- 铺地罗伞
- 玉兰花
- 兔肉
- 水茄冬果
- 麝香
- 牛奶浆
- 顺地红
- 香蕉弄蝶
- 家独行菜
- 毛瓣绿绒蒿
- 蓼大青叶
- 硬叶女娄菜
- 泡桐花
- 小蕨鸡
- 马尿烧
- 岩筋菜
- 角翅卫矛果
- 光梗丝石竹
- 八角枫根
- 蕤核
- 鸡筋参
- 榕树胶汁
- 热带灵芝
- 润鳞鳞毛蕨
- 肉苁蓉
- 小白薇
- 纤齿卫矛
- 人尿
- 榕树
- 热痱草
- 蚺蛇肉
- 软枣子
- 瑞香狼毒
- 绒白乳菇
- 忍冬藤
- 揉白叶
- 肉根还阳参
- 荛花
- 软水黄连
- 人参子
- 软丝藻
- 人参叶
- 人参果
- 榕树叶
- 肉爬皂
- 肉珊瑚
- 人参花
- 人血七
- 瑞连草
- 荛花根
- 汝兰
- 瑞香花
- 肉穗草
- 蕤仁
- 乳花
- 人指甲
- 如意草
- 日中花
- 肉半边莲
- 肉郎伞
- 慈竹沥
- 长尾复叶耳蕨
- 锅粑
- 柱果木榄叶
- 人参娃儿藤
- 人中黄
- 绒背蓟
- 人面子
- 乳白香青
- 人参芦
- 绒仙人球
- 绒毛鸭脚木
- 肉豆蔻衣
- 蚺蛇胆
- 杨梅树
- 云南莲座蕨
- 心叶忽布
- 慈姑
- 藤商陆
- 山樱桃
- 钩栗
- 瑞香
- 绒毛桢楠
- 箬叶
- 箬蒂
- 茸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