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芙蓉叶
《*辞典》:木芙蓉叶
拼音注音
Mù Fú Rónɡ Yè
别名
拒霜叶(《世医得效方》),芙蓉花叶(《普济方》),铁箍散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叶片,夏、秋二季,剪下叶片,晒干。须经常复晒,存放干燥通风处。
形状
干燥叶片,有叶柄,粗约0.3厘米,黄褐色;叶片大形,常折叠,叶面灰绿色,叶背淡绿色,脉隆起,枝灰色星状毛。
性味
辛,平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"味辛,平,无毒。"
②《纲目》:"微辛,平,无毒。"
归经
《玉揪药解》:"入手太阴肺、足厥阴肝经。"
功能主治
凉血,解毒,消肿,止痛。治痈疽焮肿,缠身蛇丹,烫伤,目赤肿痛,跌打损伤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"敷贴肿毒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可箍疮出头。"
③《纲目》:"清肺凉血,散热解毒。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,消肿排脓止痛。"
④《玉楸药解》:"清风泄热,凉血消肿。"
⑤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外用接骨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研末调敷或捣敷。
复方
①治阳疮肿疡,根脚散漫:五倍子一两(微炒),生大黄四钱,秋芙蓉叶六钱。醋一钟入杓内熬滚,投药末搅匀,敷患上留顶,以纸盖之,干则以醋扫之。一方加寒食面五钱。阴疽以及皮色不变、脓肿无头者,不可敷。(《疡医大全》吴氏铁箍散)
②治阳疮红焮,收根束毒:芙蓉叶(秋采)六钱,榆面二两,生大黄五钱,皮硝一两。研细,葱汁、童便调敷留顶,不特收束根脚,初起敷之可消。(《疡医大全》芙蓉膏)
③治痈疽肿毒:重阳前取芙蓉叶(研末),端午前取苍耳(烧存性,研末)等分,蜜水调涂四围,其毒自不走散。(《简便良方》铁井阑)
④治缠身蛇丹(带状疱疹):木芙蓉鲜叶,阴干研末,调米浆涂抹患处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⑤治汤火灼疮:油调荚蓉末敷。(《奇效良方》)
⑥治赤眼肿痛:荚蓉叶末,水和,贴太阳穴。(《飞鸿集》清凉膏)
⑦治小儿患锁喉:芙蓉叶捣汁,和鸡蛋煎成小块,贴囟门及肚脐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⑧治久咳羸弱:九尖拒霜叶为末,以鱼鲊蘸食。(《世医·得效方》)
⑨治偏坠作痛:芙蓉叶、黄柏各二钱。为末,以木鳖子仁一个,磨醋调涂阴囊。(《简便单方》)
⑩治小儿惊风肚痛及急惊风:木芙蓉嫩叶,捣烂,和入鸡蛋煎熟作饼,贴儿脐上,冷则随换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临床应用
①治疗局部化脓性感染
取木芙蓉叶、花晒干,研粉过筛,加凡士林调制成1:4软膏,外敷患处(已溃者敷四周);亦可制成纱条用作疮口引流。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。治疗疖、痈、蜂窝织炎、乳腺炎、深部脓肿等外科感染,早期能消肿、止痛、促进吸收,中晚期可加速局限,破溃排脓。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有中毒、局部皮炎或其他并发症。
②治疗烫伤
用木芙蓉叶1斤(鲜叶加倍),加凡士林2斤,文火煎熬至叶枯焦,过滤去渣,摊于消毒敷料上,或制成芙蓉叶膏纱布外敷,每日换药1次。治疗133例,烫伤面积最小为1%,最大为30%,多数为Ⅰ~Ⅱ°。除少数患者由于感染等原因配合其他中草药及抗菌素治疗外,均单用外敷。治疗时间最短3天,最长68天。芙蓉膏对烫伤具有收敛作用,能促使创面渗出液吸收,分泌物减少;用药后局部凉爽舒适、能迅速止痛。创面愈合很少瘢痕,无副作用。
③治疗流行性腮腺炎
取芙蓉叶晒干粉碎,过80号筛,将细粉用鸡蛋清调匀,涂于油纸上,贴于患处,外用纱布覆盖固定。每日换药2次,直至肿消。经治16例,用药后平均2~3天体温降至正常,4~6天肿胀消退;并发睾丸炎3例,平均10天治愈。平均住院7.5天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华萝藦
- 蛋不老
- 藿香
- 鸡筋参
- 糯米泔
- 鱼鹰骨
- 酱瓜
- 牛肠
- 翻白叶
- 铁蕨鸡
- 黄河裸裂尻鱼
- 鸭舌草
- 端哼
- 孩儿草
- 落叶梅
- 炮姜
- 土茯苓
- 狗牙根
- 狗牙贝
- 笔仔草
- 欧绵马
- 鼠曲草
- 钩石斛
- 双花鞘花
- 西北莸
- 飞来鹤
- 鹿藿根
- 干蕨鸡
- 苦壶卢子
- 鳞瓦韦
- 鸟不企
- 狗骨节
- 鲨鱼翅
- 秋木瓜
- 独角芋
- 娃娃拳
- 鸡油菌
- 饿蚂蝗
- 金丝草
- 牛皮草
- 人乳汁
- 对叶草
- 鳡鱼
- 鸭儿芹
- 楼梯草根
- 家白蚁
- 大麦泡
- 麒麟尾
- 牛毛七
- 白鸭肉
- 南瓜七
- 柠条
- 大青木
- 土草果
- 对叶林
- 紫荆皮
- 干姜
- 蛇根木
- 自来血
- 使君子
- 红花点地梅
- 梨树根
- 鳞衣草
- 金发草
- 秋葡萄
- 鲨鱼心
- 人头七
- 草贝母
- 接气草
- 铁树叶
- 鸡毛狗
- 鳜鱼胆
- 大黄
- 瓜子金
- 猴樟
- 僵蚕
- 娑罗子
- 木馒头
- 肉爬皂
- 臭李子
- 碎米蕨
- 酱头
- 细叶谷木
- 地梭罗
- 鸭肫衣
- 豆瓣七
- 天麻子
- 钗子股
- 鸭跖草
- 勾儿茶
- 热痱草
- 无名子
- 牛胞衣
- 麝香
- 金鸡尾
- 香蕈
- 皂荚叶
- 马蔺根
- 蝙蝠葛
- 野甘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