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角芋
《*辞典》:独角芋
拼音注音
Dú Jiǎo Yù
别名
红半夏、石芋头、红水芋、红芋头、珍珠莫玉散、五彩芋
出处
《红河中草药》
来源
为天南星科植物花叶杯芋的块茎。秋、冬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块茎扁球形。叶片盾形或三角形,先端渐尖,基部深裂,裂片联合部至叶柄着生处约为裂片全长的1/3,全缘,上面绿色,具红紫色彩晕,近叶脉处则呈黄白色,下面粉绿色,并有半透明斑点;叶柄长约为叶片长的3~7倍,光滑,盾状着生。肉穗花序较佛焰苞片短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谷箐沟较阴湿处。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。
性味
苦辛,温,有毒。
炮制
内服需经石灰水泡制。
功能主治
解毒消肿,散瘀止痛。治风湿疼痛,跌打肿痛,胃痛,牙痛,无名肿毒,腮腺炎,痈,疮,疖,癣,湿疹,全身瘙痒,狗和蛇、虫咬伤,刀枪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研末,1~3分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酒调敷;或切成小粒塞牙洞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备注
本品有毒,中毒症状为喉舌麻痹,可用生姜汁或姜汤解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辣椒
- 玳瑁肉
- 鹅脚板根
- 玳瑁
- 杜父鱼
- 顶头马蓝
- 貂尾
- 鄂报春
- 短柄五加
- 灯笼婆婆纳
- 灯台莲
- 盾叶唐松草
- 栓皮栎
- 淡竹根
- 灯油藤子
- 鹅胆
- 豆根木蓝
- 豆腐渣果
- 钉耙七
- 滇五味
- 点头菊
- 稻槎菜
- 滇南美登木
- 滇白芷果
- 杜楝
- 点地梅
- 豆腐浆
- 淡豆豉
- 都咸子
- 都咸子树皮
- 胆木
- 莪术
- 钉头果
- 峨嵋耳蕨
- 鹅腿骨
- 灯笼草
- 鹅肠菜
- 峨眉黄芩
- 滴水珠
- 椴叶独活
- 豆瓣香
- 柔软石韦
- 虎头兰
- 泡花子
- 荷莲豆菜
- 秦皮
- 薄荷素油
- 青丝线
- 滇列当
- 滇西风毛菊
- 紫梢花
- 多齿蹄盖蕨
- 皱叶变豆菜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赤茯苓
- 丁公藤
- 天水蚁草
- 牛肋筋
- 峨眉紫金牛
- 鳆鱼
- 野棕
- 一枝黄花
- 老鸦胆叶
- 蝇子草
- 吴茱萸叶
- 骨把
- 干岩矸
- 羊角桃
- 野山楂
- 牛筋草
- 洋地黄
- 云杉球果
- 桔梗
- 紫草茸
- 独叶一枝花
- 益智
- 橘络
- 鸭脚板草
- 红川乌
- 大过路黄
- 矮叶书带蕨
- 芡实叶
- 蟾蜍胆
- 合萌
- 漏斗瓶蕨
- 龙胆地丁
- 落葵
- 磨盘草子
- 杏仁
- 广金钱草
- 辣辣菜
- 冲天果
- 麋脂
- 青杠膏
- 蛇附子
- 蔓荆子
- 秀丽野海棠
- 刺梨根
- 白果根
- 白鹤灵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