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树叶
《*辞典》:铁树叶
拼音注音
Tiě Shù Yè
出处
《药性考》
来源
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朱蕉(《南越笔记》),又名:铁树(《岭南杂记》),朱竹(《南越笔记》),铁连草(《家宝真传》),红叶铁树、红铁树。
直立、粗壮灌木,高1~3米,单干或少分枝。叶聚生于茎顶;披针状椭圆形至矩圆形,长30~50厘米,宽5~10厘米,多脉,先端渐尖,基部狭而成一有槽、阔脚、抱茎的柄,绿色或染紫红。花近无柄,互生于分枝上而成一广阔的圆锥花序,长约30厘米,淡红色至青紫色,间有淡黄的;花长约1厘米;花柄基部有总苞状的苞片3枚;花被管状,6裂,裂片狭,直立,约与管等长;雄蕊6;子房3室,每室有胚珠4~6颗。果为浆果。花期夏月。
本植物的花(铁树花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酚类、氨基酸、糖。
性味
甘淡,凉。
①《本草求原》:"淡,微寒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苦,寒。"
③《广西中草药》:"味甘,性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止血,散瘀。治痢疾,吐血,便血,胃痛,尿血,月经过多,跌打肿痛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治一切心胃及气痛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散瘀止血,活筋骨中血。治下血、吐血,煎肉食。跌打肿痛,同原酒糟敷之;加葱头、醋敷之,拔一切毒风、酒风。"
③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治痢证。"
④《陆川本草》:"解热毒,凉血,止血。治痢疾,肠出血,尿血。"
⑤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肺结核咯血,先兆流产,月经过多,尿血,痔疮出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复方
①治赤痢:铁树叶一两,石榴皮三钱,马齿苋一两,银花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陆川本草》)
②治大便出血:铁树叶一两,猪精肉四两。煮服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香橼
- 沙冬青
- 莺
- 小冬青
- 地乌
- 红吹风
- 刺楸树皮
- 紫硇砂
- 蛇胆
- 桂皮紫萁
- 紫花芥
- 铁
- 菊苣
- 阿胶
- 腐婢
- 水八角莲
- 楮茎
- 九仙草
- 刺五加
- 山合香
- 郁李仁
- 老鼠耳
- 山百足
- 心叶忽布
- 穇子
- 仰天钟
- 葛叶
- 籼米
- 无毛南蛇藤
- 大铁扫把
- 香花刺
- 鸡脚刺
- 杜鹃花果实
- 挖耳草
- 剑麻
- 脆蛇
- 披散糖芥
- 铁扇子
- 桂叶素馨
- 赤翅蜂
- 茴香虫
- 大人血七
- 醋糟
- 大阳关
- 柳白皮
- 铜锤草
- 风毛菊
- 大脚菇
- 赤车使者
- 商陆叶
- 铁树
- 鲂鱼
- 桂子
- 赤阳子
- 野火绳
- 山柑算盘子
- 小青杨
- 翅茎蜂斗草
- 紫荆果
- 锦葵
- 冬青子
- 蜂胶
- 香阿魏
- 山高粱
- 野鸡草
- 乌木屑
- 铁棒锤
- 哈士蟆
- 鹅脚木叶
- 极丽马先蒿
- 铁灯兔耳风
- 维特他
- 大树三台
- 狗舌草
- 大薸
- 棱枝槲寄生
- 柘木
- 锈毛络石
- 赤腹松鼠
- 益智仁
- 打火草
- 对马耳蕨
- 苋实
- 小接骨丹
- 米麦麨
- 三台红花
- 野菱根
- 地黄花
- 鲫鱼胆草
- 过山风
- 云南紫珠
- 臭菘叶
- 驴耳朵草
- 对叉疔药
- 大叶藻
- 通天蜡烛
- 粗梗黄堇
- 蟋蟀
- 石刁柏
- 鹿仙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