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木香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南木香
拼音注音
Nán Mù Xiānɡ
别名
青木香、土木香、楠木香[云南]
来源
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云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yunnanensis Franch.和青香藤A. calcicola C. Y. Wu, mss.,以根、根状茎及藤入药。秋季采根及根状茎,夏季采藤,洗净切片晒干或研末。
性味
苦,温。
功能主治
理气止痛,祛风活血。用于胃痛,腹胀,腹痛,消化不良,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2~4钱,水煎或泡酒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南木香
拼音注音
Nán Mù Xiānɡ
别名
小南木香、土木香、打鼓藤、串石藤、白防己、金不换(《云南中草药》),藤子暗消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地檀香(《云南恩茅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马兜铃科植物云南马兜铃的根。秋季采挖。
原形态
多年生藤本,长1~2米。根圆柱形,黄褐色,具辛香气叶互生,卵圆状披针形,长6~10厘米,宽2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全绿,上面深绿色,下面白绿色,被毛;叶柄细,有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细长;花被管弯曲,口部外翻,紫色,5浅裂,内面黄色,外面淡绿色。蒴果梨形,顶端圆,基部渐狭。种子多数。花期夏初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林下或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温中理气,止痛消食,舒筋活络。治胃炎,腹胀,腹痛,风湿骨痛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温中散寒,消食。治胃炎,腹冷痛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健胃消食,散寒理气,止痛。治胃炎,腹胀,腹痛,消化不良,胆绞痛。"
③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舒经络,止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浸酒或研末为散。
复方
①治风湿骨痛,腰膝痹坎,胃痛:南木香二至三钱,水煎服或泡酒服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②治阴道滴虫:南木香一两,泡酒一市斤。每服五钱至一两,日服二至三次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青鱼胆草
- 天目木兰
- 人参须
- 毛叶白粉藤
- 麒麟尾
- 一枝蒿
- 青皮树
- 粗皮松萝
- 蒙花皮
- 大黄
- 海虾
- 青海防风
- 龙角
- 毛瓣绿绒蒿
- 老熊花
- 臭黄荆根
- 牛耳草
- 水飞蓟
- 刺叶楤木
- 青钱柳
- 野木瓜果
- 辛夷
- 灯笼婆婆纳
- 细穗爵床
- 鸟不宿
- 大五爪金龙
- 茶油
- 红叶藤
- 太子参
- 牛肋筋
- 人中白
- 青盐陈皮
- 倒生根
- 美脉藁本
- 有柄石韦
- 首乌藤
- 大叶白花灯笼
- 地涩涩
- 日照飘拂草
- 密褶红菇
- 青羊胆
- 茶子木花
- 青溪鳞毛蕨
- 青海马尾连
- 实葫芦
- 豆瓣还阳
- 青葙
- 狭穗鹭兰
- 红须须
- 小蜡树
- 山佩兰
- 白子菜
- 莨菪根
- 圆叶锦葵
- 蛤蒌
- 细叶黄杨
- 小药木
- 苦白蹄
- 金纽子
- 毒鱼藤
- 蘽根
- 李根皮
- 旋复花根
- 斑竹花
- 樟木子
- 红楠
- 苦芥
- 贝齿
- 黑腺珍珠菜
- 荜茇根
- 骆驼蓬
- 香根芹
- 盐肤子
- 红皮
- 山牛蒡
- 南天竹梗
- 地盘松球
- 黄蜀葵花
- 石枫药
- 兖州卷柏
- 白茅根
- 四叶草
- 土贝母
- 麻鱼肉
- 大青
- 豪猪肉
- 假菠菜
- 滇车前
- 梧桐
- 狗狗秧
- 玉蜀黍根
- 棘胸蛙
- 母猪半夏
- 假友水龙骨
- 木棉花
- 南天竹叶
- 棉花子
- 螺蛳
- 毛冬瓜根
- 木槿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