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荆丫
《*辞典》:紫荆丫
拼音注音
Zǐ Jīnɡ Yā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忍冬科植物通花梗的果实或花。
原形态
灌木,高达2米,幼枝有短柔毛。叶对生,卵形、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5~8厘米,先端尖锐或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疏生小锯齿,绿色有光泽,背脉上疏生白色微毛;叶柄短或近于无。花数朵,腋生或顶生于短侧枝上;萼片2,长椭圆形;花冠玫瑰红色,5裂,直径1.5厘米,自下部至中部为筒状,上部喇叭状,基部一侧膨大;雄蕊4,2强;子房下位,3室,花柱伸长。瘦果具1种子,顶部有膨大的宿存萼片。花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长山坡丛林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陕西等地。
性味
性平,味苦涩,无毒。
功能主治
去风湿,解热毒。治风湿筋骨疼痛,涂痈疮红肿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~8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痈疮红肿:紫荆丫、一支蒿、红牛膝。共捣绒涂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黑种草子
- 秋海棠根
- 香根芹根
- 石苁蓉
- 旱田草
- 大叶沿阶草
- 赤杨
- 黑老虎
- 野柿花
- 百解藤
- 慈竹
- 大将军
- 山白果根
- 乌桕木根皮
- 日照飘拂草
- 炮仗筒
- 东北堇菜
- 杠板归
- 水飞蓟
- 鸦片
- 痢止草
- 山海螺
- 香蕉根
- 荠菜子
- 无花果根
- 甜杏仁
- 百灵草
- 剑叶铁树
- 白龙穿彩
- 驴蹄
- 峨参
- 细叶十大功劳
- 香构
- 雄黄兰
- 灰蓟
- 长叶紫珠
- 紫参
- 蛤蜊
- 石梓
- 水底龙
- 乳香
- 小寸金黄
- 果上叶
- 罗锅底
- 下草
- 九牛力
- 桔梗
- 蓬子菜
- 茸草
- 胡麻叶
- 玉带根
- 阿胶
- 赪桐叶
- 铁树花
- 塔黄
- 水黄连
- 鱼肝油
- 吴茱萸叶
- 土马鬃
- 冬青叶
- 无缝珠
- 贵州落地金钱
- 黄心果
- 高山紫菀
- 血人参
- 吹风藤
- 獾油
- 罗勒
- 万年松
- 野油麻
- 决明子
- 散血草
- 蕨
- 红川乌
- 竹节参
- 荜茇根
- 五加叶
- 没药
- 猩猩木
- 大麻药
- 四脚蛇
- 狗骨节
- 矮叶书带蕨
- 大过路黄
- 地胆
- 雄鸡口涎
- 鄂西天胡荽
- 漏斗瓶蕨
- 紫花鱼灯草
- 蟋蟀
- 天脚板
- 菟葵
- 黄颡鱼
- 木莲
- 落葵
- 黄草乌
- 盾翅藤
- 栾樨
- 金雀儿
- 赤阳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