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海棠根
《中华本草》:秋海棠根
拼音注音
Qiū Hǎi Tánɡ Gēn
别名
一口血、金线吊葫芦、红白二丸、岩丸子。
英文名
Root of Evans Begonia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evansiana Andr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;挖根;洗净;鲜用;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60-100cm,通常80cm。地下具球形块茎。茎直立粗壮,多分枝,光滑,节部膨大。叶腋间生珠芽;叶互生,叶柄长5-12cm;托叶披针形;叶片斜卵形,长8-20cm,宽6-18cm,先端尖,基部偏斜。两面生细刺毛,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,边缘有细尖牙齿。花单性,粉红以,直径2.5-3.5cm;雌雄同株,成腋生的叉壮聚伞花序;雄药被片4,外2片圆形较大,雄蕊多数,聚成头状,花丝成1总柄,花药黄色,雌花被片5,在内的较小,雌蕊1,由3心皮分生,子房下位,花柱3歧,柱头扭曲状。蒴果长1.5-3cm,上有3翅,其中1翅通常较大。花期7-8月,果期10-11月。
化学成分
块茎含秋海棠皂甙(begonin)[1]。
性味
味酸;涩
功能主治
化瘀;止血;清热利湿。主跌打损伤;吐血、咯血;衄血;刀伤出血;崩漏;血瘀经闭;月经不调;带下;淋浊;泻痢;胃痛;咽喉肿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煎汤9-15g;或研末,每次3-6g。外用:适量,捣敷:或研末敷;或捣汁含濑。
各家论述
1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吐血,跌打损伤。2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止吐血、咯血、刀伤出血。3.《陕西中草药》:活血散瘀,清热,止血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吐血,衄血,胃溃疡,痢疾,肺痈,崩漏,白带,月经不调。4.《贵州草药》:活血化瘀,凉血止血。5. 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行气行血,消肿止痛,镇痉,治瘰疬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秋海棠根
拼音注音
Qiū Hǎi Tánɡ Gēn
别名
一口血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金线吊葫芦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红白二丸、岩丸子、大红袍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
来源
为秋海棠种植物秋海棠的根。
性味
①《贵州草药》:"性平,味酸涩。"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苦涩酸,性寒。"
功能主治
活血化瘀,止血,清热。治跌打损伤,吐血、咯血,痢疾,月经不调,崩漏,带下,淋浊,喉痛。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吐血,跌打损伤。"
②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止吐血、咯血、刀伤出血。"
③《贵州草药》:"活血化瘀,凉血止血。"
④《陕西中草药》:"活血散瘀,清热,止血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吐血,衄血,胃溃疡,痢疾,肺痈,崩漏,白带,月经不调。"
⑤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"行气行血,消肿止痛,镇痉,治瘰疬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研末,1~2钱。外用:捣汁含漱或研末撒敷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,伤后吐血:秋海棠根一钱,研成细末,用酒吞服。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
②治痢疾:红白二丸二钱,水煎,加红白糖服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③治月家病:一口血适量,用童便泡七天后,研末,每次二钱,蒸鸡吃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④治崩漏,白带:红白二丸、石泽兰各二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⑤治淋浊白浊:白秋海棠块根研末,开水送服一钱,血尿用红秋海棠块根研末,开水吞服二钱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⑥治咽喉疼痛:秋海棠根四两。加冷开水两小碗,捣烂,取汁。含漱数次。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草乌
- 石帆
- 石串莲
- 黄瓜根
- 石夹生
- 羊靥
- 草地早熟禾
- 红果冬青
- 山野豌豆
- 饱饭花果
- 金钟茵陈
- 毛竹
- 尖刀苦马菜
- 小接骨丹
- 无花果叶
- 金线草
- 猪母柴根
- 线叶蓟
- 石参
- 万年青根
- 毛稔根
- 竹叶椒叶
- 绿豆皮
- 牛西西叶
- 台湾磨盘草
- 甘西鼠尾
- 露兜竻花
- 草乌叶
- 石桢楠根
- 猪牙皂
- 石枣
- 高山望
- 水曲柳
- 止痢蒿
- 蚕豆壳
- 花荵
- 沙地柏
- 匙叶草
- 黄花仔
- 芫花
- 绣球花
- 刀豆根
- 石栗叶
- 方榄
- 虎筋
- 慈竹气笋
- 马兰
- 角果木子油
- 球花紫云英
- 大花糙苏
- 大苞芹
- 白石榴花
- 使君子根
- 小羊肚菜
- 尖头蚱蜢
- 羊脬
- 黄芪
- 黑石耳
- 土金耳环
- 福参叶
- 药用狗牙花
- 野鸡草
- 向日葵子
- 和筋草
- 石南
- 银线草根
- 太白参
- 獭胆
- 柴厚朴
- 大叶鸡菊花
- 大花活血丹
- 石莼
- 黄麻
- 葛藟果实
- 野苦梨
- 棕树心
- 鹄绒毛
- 大理菊
- 水田碎米荠
- 肝风草
- 黄海葵
- 金腰子
- 九翅豆蔻
- 大叶钓樟
- 宽叶杜香
- 翅柄蓼
- 杯苋
- 短柄菝葜
- 石蒜
- 厚叶牛耳草
- 萝卜防己
- 凤尾蕉叶
- 竹节人参叶
- 小通草叶
- 樟木子
- 毛水苏
- 浙贝母
- 苡芭菊
- 万寿菊花
- 羊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