杠板归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杠板归
拼音注音
Gànɡ Bǎn Guī
别名
蛇倒退、犁头刺、河白草、蚂蚱簕、急解素、老虎脷、猫爪刺、蛇不过、蛇牙草、穿叶蓼
来源
为蓼科蓼属植物贯叶蓼Polygonum perfoliatum L.的全草。夏秋植株生长茂盛时采集,晒干。
性味
酸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,气管炎,百日咳,急性扁桃体炎,肠炎,痢疾,肾炎水肿;外用治带状疱疹,湿疹,痈疖肿毒,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煎水洗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杠板归
拼音注音
Gànɡ Bǎn Guī
别名
河白草、蛇倒退、梨头刺、蛇不过
英文名
Herba Polygoni Perfoliati
来源
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.的地上部分。夏季花开时采割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蓼生草本。茎有棱,红褐色,有倒生钩刺。叶互生,盾状着生;叶片近三角形,长4~6cm,宽5~8cm,先端尖,基部近心形或截形,下面沿脉疏生钩刺;托叶鞘近圆形,抱茎;叶柄长,疏生倒钩刺。花序短穗状;苞片圆形;花被5深裂,淡红色或白色,结果时增大,肉质,变为深蓝色;雄蕊8;花柱3裂。瘦果球形,包于蓝色多汁的花被内。花期6~8月,果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谷、灌木丛中或水沟旁。主产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湖南、贵州。
化学成分
含靛甙(indican)、水蓼素(persicarin)、p-香豆酸(p-coumaric acid)阿魏酸、香草酸、原儿茶酸(protocatechuic acid )、咖啡酸(caffeic acid)。
性味
性微寒,味酸。
功能主治
利水消肿,清热解毒,止咳。用于肾炎水肿、百日咳、泻痢、湿疹、疖肿、毒蛇咬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铁鞭草
- 京大戟
- 山姜
- 帚菌
- 干檀香
- 都咸子树皮
- 鸡肫草
- 荚果蕨贯众
- 滇瑞香
- 铜牛皮
- 竹节七
- 卤碱
- 蕤核
- 紫堇
- 首乌藤
- 鸭脚木根
- 鸡麻
- 鳝鱼
- 盾叶唐松草
- 薜荔果
- 乳腐
- 紫花地丁
- 人面子根皮
- 大臭黄荆
- 小一把抓
- 藜芦
- 蛇床子
- 水草乌
- 小叶罗汉松
- 开口箭
- 鸡脑
- 接筋草
- 川楝子
- 乌龟
- 河豚鱼肝油
- 断肠草
- 台湾千金藤
- 九节风
- 红茴香叶
- 白毛藤根
- 散血莲
- 云雀
- 扁竹测
- 定草根
- 光头稗子
- 核桃叶
- 杜鹃兰
- 红葱
- 鸬鹚涎
- 山羊肝
- 紫背天葵草根
- 镜面草
- 毛叶兔耳风
- 鹿骨
- 灰锤
- 鹿蹄草
- 紫燕草
- 蛋不老
- 小旋花
- 披散糖荠
- 山砂姜
- 驴肉
- 龙鳞草
- 木槿根
- 石刁柏
- 百步还阳丹
- 杜仲藤
- 羊角参
- 五爪龙
- 天竺黄
- 景天花
- 山刺柏
- 苦蒿
- 薤白
- 石莼
- 鸡肠狼毒
- 地锦草
- 蚕茧
- 矮人陀
- 香榧草
- 蛏
- 单根木
- 石青菜
- 小红藤
- 吐烟花
- 芦子
- 硕苞蔷薇
- 金剪刀草
- 粪箕笃
- 鸡腿堇菜
- 蝎子七
- 泽珍珠菜
- 辣椒
- 青鱼胆
- 八爪金龙
- 香石藤果
- 桤木
- 红叶藤
- 玄精石
- 红毛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