碎兰花根
《中华本草》:碎兰花根
拼音注音
Suì Lán Huā Gēn
别名
癞疙宝草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coetsa(Buch.Ham.ex D.Don)Hara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或音灌木,高0.5-2m。根茎木质化。茎直立,四棱形,被微柔毛或近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-5.5cm,被微柔毛;叶片宽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,长3-9cm,宽1.5-6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渐狭,边缘在基部以上具圆齿,上面疏被糙伏毛及腺点,下面沿脉有短硬毛。二歧聚伞花序3-5花,组成顶生或腑生狭圆锥花序,长5-15cm;小苞片钻形,长不及1mm;花萼钟形,长约1.5mm,外面被微柔毛及腺点,内面无毛,萼齿5,上唇3齿小,下唇2齿稍大,果时花萼增大;花冠紫或紫蓝色,长约6mm,外面被微柔毛,上唇反折,先端4圆裂,下唇长于冠筒,内凹呈舟形;雄蕊4,二强,内藏,下部微有毛;子房4裂,花柱内藏或微露出,柱头2浅裂;花盘杯状。小坚果倒卵球形,褐色。花期10月至翌年2月,果期11月翌年3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50-2700m的草坡、灌丛、林中旷地、路边、溪边、河岸、林缘或常绿阔叶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活血止痛。主湿热黄疸;胁肋疼痛;跌打伤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倒爪草
- 乌鸦肉
- 扶芳藤
- 眼睛草
- 土百部
- 楮茎
- 水松皮
- 对叶油麻叶
- 蜂蝇
- 接骨树
- 麂肉
- 土连翘
- 玉米轴
- 绿叶五味子
- 桉油
- 山枇杷叶
- 牛角七
- 五除叶
- 臭黄荆叶
- 詹糖香
- 水芹
- 盐肤子
- 白花蛇头
- 破骨风
- 枪乌贼
- 地八角
- 接骨草
- 虎骨
- 野梨枝叶
- 小茴香
- 烟胶
- 冬菇
- 鸦跖花
- 冰球子
- 鹅管石
- 兔毛蒿
- 繸瓣珍珠菜
- 金钱苦叶草
- 九倒生
- 毛草龙根
- 轮叶铃子香
- 葛谷
- 落地生根
- 凤尾蕉花
- 园金柑
- 翅子木
- 罗汉松
- 白粉蝶
- 黑海参
- 紫麻
- 野杜仲果
- 白果根
- 银紫丹参
- 鸡脚刺
- 刺齿凤尾蕨
- 蜀漆
- 丝瓜叶
- 绿矾
- 密马
- 糙叶千里光
- 灯台菜
- 龙利叶花
- 大花柳叶菜
- 山黄杨子
- 打箭菊
- 草蜘蛛
- 三匹箭
- 卷丹
- 文竹
- 马尿花
- 梧桐白皮
- 牙新渊
- 黔羊蹄甲
- 牛角瓜
- 单肾草
- 地梗鼠尾
- 胡杨
- 对马耳蕨
- 碎骨仔树
- 梨枝
- 荭草
- 万年藓
- 白茅针
- 蚂蚁上树
- 密褶红菇
- 硬飘拂草
- 东紫堇
- 冬青皮
- 豆列当
- 东风螺壳
- 小罗伞
- 黄荆叶
- 水白蜡树皮
- 光枝勾儿茶
- 棕叶芦
- 假刺藤
- 芒小米草
- 干檀香
- 南方荚蒾
- 鼻血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