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生铁角蕨
《中华本草》:胎生铁角蕨
拼音注音
Tāi Shēnɡ Tiě Jiǎo Jué
别名
凤尾草
英文名
Plane-stem Spleenwort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plenium yoshinagae Makino var.indicum(Sledge)Ching et S.K.Wu[A.planicaule Wall.ex Mett.;A.indicum Sledge;A.yoshinagae Iwatsuki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20-40cm。根茎短粗,直立或斜升,密被红棕色、筛孔细密的钻状披针形鳞片,全缘。叶簇生;叶柄长6-20cm,禾秆色,基部被鳞片,向上渐疏,并有纵沟;叶片近革质,无毛,披针形或阔披针形,长12-30cm,宽4-7cm,顶部渐尖并为羽裂,基部不缩狭,幼时下面有少数狭披针形鳞片,后则脱落,一回羽状;羽片17-25对,互生,略斜向上,菱状披针形,中部的较大,长3-4cm,宽1-1.5cm,先端渐尖,基部不对称,上侧呈耳状,边缘浅裂至深裂;裂片长圆形至舌形,先端有3-6个钝齿;叶脉羽状,上面隆起,侧脉二叉;叶轴往往疏生纤维状鳞片,上部羽片腋间常有1个鳞片的芽胞,行无性繁殖。孢子囊群线形,背生于小脉上侧分叉的中部,靠近中脉;囊群盖线形,膜质,全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800-1100m的密林中树干或湿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(江苏除外),东到台湾,北至甘肃等地。
性味
淡;微涩;凉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舒筋通络;活血止痛。主腰痛
用法用量
内服:适量,浸酒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淡、微涩,性凉。有舒筋活血的功能。用于腰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猴高铁
- 芙蓉花
- 岩筋菜
- 枫杨
- 野烟叶
- 黄毛耳草
- 铜线草
- 红娘子
- 骆驼毛
- 蝎子七
- 南牡蒿
- 常春藤
- 柃木
- 费菜
- 石膏
- 水枇杷
- 萆薢
- 岗梅根
- 蛇王藤
- 八节毛
- 回心草
- 白龙头
- 狗筋蔓
- 砂仁壳
- 花生衣
- 白草根
- 飞廉
- 透茎冷水花
- 姜味草
- 稻草
- 水胡满
- 狐狸尾
- 蛇接骨
- 茅草叶
- 球花党参
- 铁线草
- 新塔花
- 箭杆风
- 地精草
- 旱前胡
- 铁罗汉
- 水黄
- 蠵龟筒
- 石蟾蜍
- 人参条
- 鹿角芦荟
- 墓头回
- 马牙七
- 苋实
- 鸢脑髓
- 蒲桃叶
- 牛金子
- 黄皮
- 高粱根
- 狗肝菜
- 支柱蓼
- 螳螂跌打
- 铁扇子
- 大叶樱叶
- 硕苞蔷薇
- 使君子根
- 碎米柴
- 榧螺
- 铁拳头
- 白马骨
- 独一味
- 竹节草
- 重叶莲
- 香榧草
- 苹婆
- 簕欓
- 通脱木花上粉
- 苦草
- 枇杷花
- 豪猪千
- 铁苋
- 铁力木
- 甜石榴
- 糖茶藨
- 跳八丈
- 毛毡草
- 獭骨
- 太白丽参
- 桃茎白皮
- 桃枝
- 钻地风
- 麻羊藤
- 野扁豆
- 松下兰
- 散血莲
- 猪笼草
- 七叶一把伞
- 冬凌草
- 樟
- 刺梨根
- 甜地丁
- 使君子叶
- 蝉蜕
- 犀牛皮
- 万寿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