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榄根
《中华本草》:乌榄根
拼音注音
Wū Lǎn Gēn
英文名
Root of Black Canarytree
出处
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arium pimela Leenh.[Pimela nigra Lour.;Canarium pimela Koenig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乌榄 常绿大乔木,高10-16m。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。树皮灰褐色,平滑;小枝褐绿色,无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长30-65cm;小叶15-21枚,革质,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,长5-15cm,宽3.5-7cm,先端渐尖或锐尖,基部偏斜,全缘,上面有光泽,无毛,下面平滑;网脉两面均明显。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;花序腋生,为疏散的聚伞圆锥花序,长于复叶;萼杯状,3-5裂,在雄花中长约2.5mm,在雌花中长3.5-4mm;花瓣在雌花中长约8mm;雄蕊6,着生于花盘边缘,长不超过花冠;雌蕊无毛,在雄花中不存在,子房上位,通常3室。核果卵形至椭圆形,略呈三角形,长3.5-4.5cm,宽1.5-2cm,成熟时紫黑色,表面平滑,核木质,两端钝,内有种子1-2颗;不肯定适度退化。花期4-5月,果期5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40-1280m的平原、丘陵、山地杂木林中,常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淡;涩;平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止血;祛风湿;舒筋络。主内伤吐血;风湿痹痛;腰腿疼痛;;手足麻木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各家论述
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内伤吐血、咳嗽,以之和猪精肉煎汤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乌榄根
拼音注音
Wū Lǎn Gēn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根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乌榄"条。
功能主治
《岭南采药录》:"治内伤吐血、咳嗽,以之和猪精肉煎汤服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胆草
- 郁金
- 鸭公树子
- 椴叶独活
- 大红毛叶
- 鞭叶耳蕨
- 红花龙胆
- 走边疆
- 岩萝卜
- 马来蒲桃
- 蚂蚁
- 梓菌
- 阳桃
- 假酸浆子
- 星状风毛菊
- 自来血
- 山茱萸
- 海蚯蚓
- 大叶黄杨根
- 接气草
- 柳叶
- 拐棍竹
- 桧叶
- 对叶榕
- 甘西鼠尾
- 高山栲
- 臭牡丹
- 芦笋
- 厚叶牛耳草
- 麻栎
- 梓实
- 水蛭
- 卷丹
- 鱼尾葵根
- 沙冬青
- 蓖麻
- 竹叶吉祥草
- 饱饭花
- 柽柳
- 花姬蛙
- 光亮密网蕨
- 小寸金黄
- 鸡蛋七叶
- 西南菝葜
- 菅茅根
- 防己
- 马刀
- 东风橘
- 苍耳
- 铜线草
- 高山黄华
- 枳椇木皮
- 长毛柃叶
- 拐枣七
- 观音莲
- 翅果唐松草
- 红花岩黄芪
- 紫啸鸫
- 滑石
- 莲须
- 白脂麻
- 凤仙花
- 地黄瓜
- 羊蹄暗消
- 四季海棠
- 水红木根
- 止泻木皮
- 莱菔子
- 秋海棠果
- 苦苣
- 苏铁叶
- 地红子根
- 竹节海棠
- 海鹞鱼
- 灰钉
- 圆叶南蛇藤茎
- 伏毛苎麻
- 铁扇子
- 珠子参
- 岩莴苣
- 刺果甘草
- 竹头草
- 刺糖
- 羊须
- 水边指甲花
- 美丽胡枝子根
- 丝瓜花
- 海决明
- 斑杖
- 赤车使者根
- 石蔓藤
- 七里香
- 毒箭羊角拗
- 黄零陵香
- 野棕
- 藏菖蒲
- 太白花
- 北豆根
- 蒴莲
- 鳙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