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尼参
《中华本草》:乌尼参
拼音注音
Wū Ní Shēn
别名
黑乳参、乌圆参、开乌参、大乌参、乳房参、乌乳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海参科动物黑乳海参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lothuria nobilis(Selenka)[Microthele nobilis(Selenka)]采收和储藏:潜水员下水捕捞多在春、秋季,也可以拖网捕捞,但对资源破坏大,多禁用。捕后除去内脏,洗净腔内泥沙、血污,在盐水中煮约1h,捞起放冷。经曝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时,再加蓬叶汁中略者,至颜色转黑时取出晒干。
原形态
黑乳海参,体宽而厚,两端钝圆,一般长25-30cm。体两侧各有数条横线和数个大的乳房状突起,背面散生少数小疣。腹面平坦,管足很密,排列不规则。。肛门偏于背面,周围有5组小疣。皮内浅层的骨片,主要是桌形体,底盘方型,边缘光滑,中央有一大孔,周围有1列小孔,塔部矮钝,顶端有多数小齿。深层的骨片较密,主要是中空的纺锤形穿孔体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时全体为黑色,触手黄色。背面散生少数灰白色斑点,腹面色较浅。多栖息于珊瑚礁内有海草的沙底或匍匐在珊瑚上。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等地。
性味
示甘;咸;性温
功能主治
补肾;滋阴;通乳。主身体虚弱;水肿;痛经;产后乳少
用法用量
内服:炖汤,适量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缩砂蜜
- 梅梗
- 石南
- 秘鲁香胶
- 过山龙
- 蚌兰花
- 痢止蒿
- 石风丹
- 黑三棱
- 兰花根
- 干檀香
- 酸浆根
- 铁牛皮
- 葛藟果实
- 骨碎补毛
- 金雀花
- 香榧草
- 桃仁
- 柘耳
- 橘饼
- 香附
- 蝎子七
- 柯树皮
- 拿虎
- 罗望子叶黄檀
- 卤碱
- 臭菘
- 蛇婆
- 退血草
- 万年柏
- 狗娃花
- 刚毛尖子木
- 小接筋草
- 刺南蛇藤
- 独叶一枝花
- 南方露珠草
- 无毛南蛇藤
- 过山消根
- 十三年花
- 独行千里
- 高山金挖耳
- 大果臭椿皮
- 粗毛蹄盖蕨
- 雅丽千金藤
- 小构树汁
- 剑叶紫金牛
- 丽春花果实
- 羊屎条叶
- 毛花点草
- 牛羊草结
- 毛茎马兰
- 辫子草根
- 金背枇杷花
- 卵叶鳞始蕨
- 堇叶山梅花
- 黄接骨丹
- 栗花灯心草
- 猫儿眼睛
- 头花杜鹃
- 南粤马兜铃
- 毛黄连
- 广金钱草
- 小九节铃
- 毛叶天胡荽
- 乌头叶蛇葡萄
- 山白果根
- 迎春花叶
- 郁金香根
- 高原蚤缀
- 剑叶铁树
- 南方荚蒾
- 赤楠蒲桃叶
- 毛叶黄杞
- 紫花景天
- 鼠妇画眉草
- 接骨仙桃
- 单头紫菀根
- 小广藤
- 八角金盘
- 岩指甲花
- 华南胡椒
- 莸叶醉鱼草
- 毛山荆子
- 毛葡萄根皮
- 锯叶竹节树
- 毛大丁草根
- 糙壳菱蟹
- 银边吊兰
- 羊屎条根
- 白石榴根
- 毛叶楼梯草
- 裂叶崖角藤
- 毛翠雀花
- 团叶鳞始蕨
- 牛角三七
- 毛节兔唇花
- 毛杨梅根皮
- 毛蜂斗草
- 沙旋复花
- 炮仗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