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樱桃
《中华本草》:野樱桃
拼音注音
Yě Yīnɡ Táo
别名
缠条子
英文名
fruit or seed of Szechwan Cherry
出处
出自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四川樱桃、细齿樱桃的果实或果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erasus szechuanica(Batal.)Yü et Li[Prunus szechuanica Batal.;P.discadenia Koebne]2.Cerasus serrula(Franch.)Yü et Li[Prunus serrula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7-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。
原形态
1.四川樱桃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-7m。小枝光滑,幼时带红,老变灰褐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1-1.8cm,先端常有1对盘状腺体;托叶卵形至宽卵形,有缺刻状锯齿;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,先端锐尖或短尾状,基部圆形或心形,边缘具细密锯齿,花3-9朵排列成伞房状总状花序,苞片小叶形,边有盘状腺:萼筒钟状,萼片三角状披针形,与筒部等长;花瓣白色或淡红色,近圆形;雄蕊40-47。核果卵球形,紫红色。花期4-6月,果熟期6-8月。2.细齿樱桃 本种与四川樱桃的区别为:幼枝被细短柔毛;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下面无毛或脉腋被疏柔毛。花单生或1-2朵,花叶同生;果紫红色,核有显着棱纹。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500-2600m的山地林缘及林下。2.生于海拔2600-3900m的山坡、山谷林中、林缘或山坡草地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陕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2.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甘;微凉
归经
肺;肾经
功能主治
清肺利咽,止咳。主咽喉肿痛,声音嘶哑,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捣汁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野樱桃
拼音注音
Yě Yīnɡ Táo
别名
缠条子
出处
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果实、种子。7~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~5米。小枝光滑,幼时带红,老变灰褐色。叶互生,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,先端锐尖或短尾状,基部圆形或心形,边缘具细密锯齿,叶柄顶端常具2个盘状腺。花白色,3~9朵排列成总状花序,苞片叶状,缘具盘状腺;萼反卷,与筒部等长。核果近球形,红色。果熟期7~8月。
本植物的根(野樱桃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地林缘及林下。分布宁夏、湖北、陕西等地。
性味
果实:甘,微凉。种子:酸,温。
功能主治
果实:清血热,益肾,治咽喉肿痛,声哑;捣汁,每服一酒杯,每天两次。种子:透疹,治麻疹初起,疹出不透;野樱桃核三钱,芫荽二钱。水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柏树叶
- 大叶青木香
- 百步还阳丹
- 远志
- 黄瓜根
- 石蜐
- 牛尾菜
- 朝天罐
- 毛水苏
- 白茅根
- 藏荆芥
- 草木樨
- 猪牙皂
- 石串莲
- 高山望
- 芡实叶
- 大肺筋草
- 苦壶卢
- 羽叶山蚂蝗
- 兴安独活
- 甘菊花露
- 括金板
- 黄独零余子
- 铁蕨鸡
- 虎筋
- 药用狗牙花
- 黄芪
- 土金耳环
- 蕙兰
- 土密树
- 慈竹箨
- 大叶鸡菊花
- 白花猪母菜
- 钝叶蔷薇
- 水狗子
- 假鹊肾树
- 野花生
- 角花翠雀
- 石蒟
- 向日葵子
- 白八角莲
- 小野鸡尾
- 荞麦七
- 水曲柳
- 鸡嗉子根
- 大块瓦
- 葛仙米
- 小花花椒
- 饱饭花果
- 金粉蕨
- 瓜子金
- 小羊桃
- 太白参
- 胭脂木
- 药茴香
- 土牡蛎
- 横经席叶
- 观音莲
- 方榄
- 金不换
- 白草根
- 狗尾巴参
- 绣球花
- 小三棵针
- 草地早熟禾
- 石莼
- 野鸡草
- 黄瓜霜
- 祖师麻
- 绒毛诃子
- 接骨风
- 豆腐泔水
- 金鱼藻
- 连香树
- 锦鸡儿
- 石南
- 九里根
- 虫蚁菜
- 石蒜
- 羊靥
- 珠儿参叶
- 龙须菜
- 滇南千里光
- 荷莲豆菜
- 酱瓜
- 狗舌草
- 佛杜树
- 合掌消
- 凤眼果树皮
- 石花菜
- 灯台菜
- 红果冬青
- 草乌叶
- 薏苡仁
- 白粉蝶
- 黑穗石蕊
- 毛血藤
- 独脚乌桕叶
- 秤砣梨根
- 土砂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