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白苞芹
《中华本草》:川白苞芹
拼音注音
Chuān Bái Bāo Qí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川白苞芹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.var. sutchuensis de Boiss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形态与白苞芹相似,区别在于;叶裂片为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,边缘有不规则的深裂齿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止咳平喘;舒筋止痛。主咳嗽;哮喘;筋骨痛;头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榅桲
- 毛八角枫
- 包谷火焰包
- 大头狗
- 禾叶风毛菊
- 獐耳细辛
- 帕梯果
- 小贯众
- 小乌泡
- 小儿腹痛草
- 杏叶
- 菩提树皮
- 莲房
- 假蒟
- 山甘草
- 炮弹果
- 漆姑草
- 象皮
- 肾炎草
- 苏木
- 兰石草果
- 大麦泡
- 黄杞
- 西南槐树
- 云杉球果
- 烟草
- 茅瓜叶
- 穗花杉叶
- 色赤杨
- 生姜汁
- 睡菜
- 涩草
- 九管血
- 小团叶根
- 蓝花龙胆
- 茄子
- 杏树根
- 凤仙花
- 向阳花
- 小叶云实
- 水晶鱼
- 化血胆
- 藕粉
- 夏天无
- 百合子
- 驴耳风毛菊
- 化香树
- 黄羊角
- 大花剪秋罗
- 细葛缕子
- 鹤虱
- 糜穰
- 榆耳
- 大叶骨牌草
- 杉皮
- 白竻薳
- 毛笋
- 荭草根
- 藿香
- 铃铃草
- 山苦荬
- 茶绒
- 八角乌
- 对节叶
- 岩梭
- 岭南杜鹃
- 小叶凤凰尾巴草
- 虫豆柴
- 山白菊
- 大花活血丹
- 头顶一颗珠
- 东风橘根
- 小麦苗
- 美登木
- 打火草
- 蒙自木蓝
- 残槁蔃
- 树葱
- 细叶刺针草
- 岩败酱
- 省沽油根
- 木半夏
- 大苦草
- 木蜡树根
- 散血飞
- 虾蟆肝
- 老枪谷叶
- 石榴根皮
- 黄寿丹
- 藤杜仲
- 野慈姑
- 盒果藤
- 獐骨
- 大瓦韦
- 琉璃草果实
- 大红毛叶
- 大红青菜
- 羊角拗子
- 小苏苏棵花
- 川西小黄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