茴香根
《中华本草》:茴香根
拼音注音
Huí Xiānɡ Gēn
英文名
Fennel Root
出处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oeniculum vulgare Mill.采收和储藏:7月间采挖,去除茎叶,留根洗净,鲜用,牙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0.4-2m。具强烈香气。茎直立,光滑无毛,灰绿色或苍白色,上部分枝开展,表面细纵沟纹。茎生叶互生;较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5-15cm,中部或上部叶的叶柄部或全部皮鞘状,叶鞘边缘膜质;叶片轮廓主国阔三角形,长约30cm,宽约40cm,四至五回羽状全裂;末回裂片丝状,长0.5-5cm,宽0.5-1cm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,径3-15cm;小伞形花序有花14-30朵,花柄纤细,不等长,长0.3-1.2cm;花小,无萼齿;花瓣黄色,倒卵形或近倒卵形,淡黄色,长约1.5mm,宽约1mm,中部以上向内郑曲,先端微凹;雄蕊5,花丝略长于花瓣,花药卵圆形,淡黄色,纵裂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基圆锥形,花柱极短,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。双悬果长圆形,长3.5-6mm,宽1.5-2mm,主棱5条,尖锐;每棱槽内有油管1,合生面有油管2,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。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
化学成分
根含挥发油。油含莳萝油脑(Dillapiol)、a-松油烯(a-Terpinene)、γ-松油烯(γ-Terpinene)、异松油烯(Terpinolene)、a-菠烯(a-pinene)、β-蒎烯(β-pinene)、β-月桂烯(β-Myrcene)、a-水芹烯(a-phellandrene)、对聚伞花素(p-Cymene)、柠檬烯(Limonene)等。尚含棕榈酸豆甾醇醋(Stigmasterylpalmitate)、5-甲氧基呋喃香豆精(5-Methoxyfuranocoumarin)、豆甾醇(Stigmaste-rol)、伞形花内脂(Umbelliferone)。
性味
味辛;甘;性温
功能主治
温肾和中;行气止痛;杀虫。主寒疝;耳鸣;胃寒呕逆;腹痛;风寒湿痹;鼻疳;蛔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加倍;或鲜品捣汁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洗。
注意
阴虚火旺者禁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草木便方》:暖丹田,通肾经。治肾气冲心卒痛。2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一切气痛,膀胱疝气。3.《天宝本草》:治胃气胀满。4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消阴囊肿,膀胱气,表风寒,治腹痛。5. 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:行气散寒,和中止痛。治胃寒腹痛,反胃呕吐,寒疝疼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茴香根
拼音注音
Huí Xiānɡ Gēn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。7月间采挖。
化学成分
根含挥发油。油含莳萝油脑、α-松油烯、γ-松油烯、异松油烯、α-蒎烯、β-蒎烯。β-月桂烯、α-水芹烯、对聚伞花素、柠檬烯等。尚含棕榈酸豆甾醇酯,5-甲氧基呋喃香豆精、豆甾醇、伞形花内酯。
性味
辛甘,温。
①《草木便方》:"辛平,温。"
②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:"性温,味甘辛。"
功能主治
温肾和中,行气止痛。治寒疝,胃寒呕逆、腹痛,风湿关节痛。
①《草木便方》:"暖丹田,通肾经。治肾气冲心卒痛。"
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一切气痛,膀胱疝气。"
③《天宝本草》:"治胃气胀满。"
④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消阴囊肿,膀胱气,表风寒,治腹痛。"
⑤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:"行气散寐,和中止痛。治胃寒腹痛,反胃呕吐,寒疝疼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者1~2两;捣汁或炖肉。
复方
①治丹停、肿胀:小茴香根、筋骨草炖猪蹄子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②治风湿关节痛:茴香根、白土茯苓各一两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③治疝气痛:茴香根五钱,茴香子、吴萸子各一钱,臭牡丹花和根、通花根各三钱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川层草
- 仙人球
- 杨枸花
- 柴胡
- 芸薹子
- 紫芋
- 毛果珍珠茅
- 鱼胶
- 马鬃
- 草威灵
- 毛叶木通
- 大叶接骨藤
- 紫金沙
- 土远志
- 珍珠母
- 下草
- 小通草
- 滇地黄连
- 掉毛草
- 断肠草
- 小蜡树
- 刺楸树皮
- 高粱火焰苞
- 野梨枝叶
- 毛排钱草
- 芋叶
- 石上藕
- 紫油木皮
- 干漆
- 羽裂星蕨
- 托腰散
- 多苞糙苏
- 喉痧药
- 石凉伞
- 缘毛鸟足兰
- 野苏麻
- 痰火草
- 鱼蓼
- 鷃
- 番石榴树皮
- 荷蒂
- 枫香树皮
- 鳞花草
- 香樟叶
- 茴香虫
- 黄荆沥
- 一颗针
- 水苦荬根
- 黄藤叶
- 刺盖草
- 泽藓
- 候风藤
- 毛黐头婆
- 岩葱
- 虾蟆肝
- 银耳
- 野樱桃根
- 羊角扭
- 秦岭耧斗菜
- 日照飘拂草
- 土丁桂
- 大苞寄生
- 榧螺
- 茵陈蒿
- 草菇
- 黄芽白菜
- 白花映山红
- 华中五味子
- 柴胡叶链荚豆
- 石南实
- 大叶藤
- 罗勒根
- 合树菌
- 马蹄根
- 老虎耳根
- 刺梨花
- 苹果叶
- 乳花
- 蕨
- 大石韦
- 芦子兰
- 甘紫菜
- 矩圆石韦
- 樟树子
- 隔山消
- 土附
- 野辣烟
- 莺
- 三加花
- 猴樟果
- 清风藤
- 淡竹叶
- 藕粉
- 野山蚂蟥
- 毛冬青叶
- 苘麻根
- 龟胶
- 覆盆子叶
- 桑根
- 鼠曲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