尖尾风根
《中华本草》:尖尾风根
拼音注音
Jiān Wěi Fēnɡ Gēn
英文名
root of Longestapex Beautyberry
出处
出自《本草求原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licarpa longissima (Hemsl.) Merr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匀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尖尾枫,灌木或小乔木,高2-5m。小枝四棱形,紫褐色,幼时稍有多细胞的单毛,节上具毛环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1-1.5cm;叶片披针形至狭椭圆形,长14-25cm,宽2-7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不明显小齿或全缘,表面主脉及侧脉有多细胞的单毛,背面无毛,有细小黄色腺点,干时下陷也峰窝状小洼点;侧脉12-20对。聚伞花序腑生1.5-3cm;花萼有腺点,杯状或截头状,冠的2倍;子房无毛。果实扁球形,白色,径1-1.5mm,具细小腺点。花期7-9月,果期10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、山谷、丛林中或荒野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辛苦;温
归经
肺;心经
功能主治
祛风止痛;活血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瘀肿;龋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鲜品加倍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治风湿,敷跌打。2.《本草求原》:散风湿肿痛,酒风,手足痹痛,理跌打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尖尾风根
拼音注音
Jiān Wěi Fēnɡ Gēn
出处
《本草求原》
来源
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。
性味
辛苦,温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辛,性温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辛苦,温。"
功能主治
祛风活血。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治风湿,敷跌打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散风湿肿痛;酒风,手足痹痛,理跌打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品1~2两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关节风湿痛:尖尾枫鲜根二两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鸡(土从)
- 对叶散花
- 兴安独活
- 棘针
- 山蓼
- 桔梗
- 尖耳贯众
- 海尼豆瓣绿
- 鲤鱼皮
- 金腰箭
- 火把花
- 金钗股
- 草本水杨梅
- 胡桃青皮
- 劲直蒿
- 断线蕨
- 地花生
- 乌蛇卵
- 牛扁
- 通骨消根
- 石菖蒲
- 金银忍冬
- 石南实
- 金背枇杷果
- 节节茶
- 庵 (艹闾)
- 铁树
- 金背枇杷叶
- 百脉根
- 锦灯笼
- 接骨风
- 椰子壳
- 蝙蝠藤
- 金背枇杷
- 绿萼梅
- 紫茉莉
- 甘蕉根
- 尖齿耳蕨
- 兜冠黄共享
- 钮子七
- 山藤藤秧
- 黄总花草
- 金纳香
- 篦梳剑
- 金背枇杷花
- 尖子木
- 蕺叶秋海棠
- 楤木叶
- 假友水龙骨
- 壁钱幕
- 葛谷
- 鸡桑叶
- 丝瓜藤
- 假刺藤
- 土牡蛎
- 天仙子
- 苦参实
- 木瓜根
- 郁金香
- 长石
- 菊三七
- 向日葵花盘
- 九倒生
- 大荃麻
- 西瓜
- 金丝桃
- 矩叶酸藤果
- 黑风藤
- 礞石
- 见血封喉
- 九子连环草
- 鸡爪乌
- 梁王茶
- 菊架豆
- 豇豆叶
- 假酸浆花
- 九牛造茎叶
- 假大薯
- 九头青
- 酒饼叶
- 菊叶三七
- 蜘蛛果
- 甲鱼头
- 茳芒
- 蒟酱叶
- 蝼蛄
- 虫白蜡
- 九牛薯
- 白背三七茎叶
- 酒
- 五指茄
- 九龙根
- 剑花
- 聚头蓟
- 碱花
- 鸡翔草
- 假蒟叶
- 菊花
- 鸡腿蘑
- 假地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