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链子
《中华本草》:石链子
拼音注音
Shí Liàn Zi
别名
麦斛、牛虱子、小绿芨、果上叶
英文名
all-grass of Creeping Bulbophyllum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伏生石豆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ulbophyllum reptans Lind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蒸后晒干。
原形态
伏生石豆兰,附生植物。根茎纤细,粗约1.5mm。假鳞茎卵形,长1-2cm,粗5-10mm,彼此相距5-9cm,基部有多数须根。顶生1叶;叶片革质。狭披针形,长7-8(-15)cm,宽7-10(-16)mm,先端钝、微凹,基部楔形下延呈短柄,全缘。花葶短于或长于叶,基部被鞘;总状花序常具3-6朵花;花苞片短于或长于花梗(连子房);花淡黄色带紫红色条纹;萼片披针形,长给8mm,宽约2mm,先端锐尖,具3脉;侧萼片较长,基部扩大,贴生于合蕊柱脚上;花瓣长圆形,长约3mm,宽约1mm,先端钝,具1脉;唇瓣肉质,近长圆形,约与花瓣等长,先端钝,中部反折,基部凹;合蕊柱脚短,蕊柱齿钻状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疏林中树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甘;淡;凉
归经
肺;胃;肾经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;养胃生津;续筋接骨。主咳嗽咯血;慢性咽痛;慢性胃炎;跌打损伤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滋阴润肺、止咳化痰、续筋骨的功能。用于支气管炎、咳嗽、咯血、慢性 咽痛、慢性胃炎、食欲不振,用于跌打损伤、骨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草莓
- 喜树叶
- 团叶槲蕨
- 蔗鸡
- 秃疮花
- 凤凰衣
- 沙芥
- 十大功劳根
- 鼠牙半支
- 香胶木
- 蜂毒
- 树韭菜
- 柏勒儿茶
- 秘鲁香胶
- 豆列当
- 西瓜黑霜
- 散血草
- 石楠
- 枳椇木皮
- 柱果铁线莲
- 栀子花根
- 中华水龙骨
- 中国繁缕
- 竹节海棠
- 竹蠹虫蛀末
- 枳椇叶
- 止血扇菇
- 黄瓜子
- 猪鬃刚
- 小红袍
- 窄叶南蛇藤
- 指甲花叶
- 紫柚木
- 紫油木皮
- 紫萁苗
- 猪胆粉
- 皂柳根
- 知风草
- 指甲兰
- 枳椇子
- 风箱树花
- 猪血
- 指天椒
- 栀子
- 棕树根
- 止泻木皮
- 猪殃殃
- 猪毛七
- 猪脂膏
- 珍珠露水草
- 竹柏
- 竹节三七
- 艾实
- 窄叶飘带草
- 制草乌
- 朱砂
- 猪肉
- 棕竹
- 榛子
- 猪肤
- 猪靥
- 祖师麻
- 止泻木
- 峨三七
- 炙黄芪
- 皂柳
- 竹叶子
- 紫葳茎叶
- 汉中防己
- 枣树皮
- 矮杨梅果
- 六月雪
- 棕树心
- 竹叶马豆
- 猪仔笠
- 珍珠母
- 中华石楠果
- 麋骨
- 蓑草根
- 珍珠莲根
- 早禾树
- 泽泻叶
- 紫花堇菜
- 紫薇叶
- 疝气草
- 金毛木通
- 紫背绿
- 直立百部
- 竹节七
- 紫竹根
- 随手香
- 麻妹条叶
- 簕欓
- 蟾蜍肝
- 猪蓼子草
- 红蒂蛇
- 竹节香附
- 泽漆
- 猪肠
- 竹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