弯管花
《中华本草》:弯管花
拼音注音
Wān Guǎn Huā
别名
柴桫树、水松罗、银锦、假蓝枕
英文名
root of Curvedflower Chasalis
出处
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弯管花的根或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assalia curviflora Thw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直立小灌木,高1-2m。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柔弱,长1-4cm;托叶宽卵形或三角形,长约4mm,全缘或2浅裂;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10-20cm,宽2.5-7cm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干时黄绿色,侧脉8-10对,在背面突起;膜质。花序顶生,长3-7cm,总轴和对生的分枝稍呈扁状,紫红色;苞片小,披针形;弯简倒卵形,长1-1.5mm,顶部5浅裂;花冠管弯曲,长10-15mm,先端4-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长约2mm,肿胀,具浅槽,向内弯;雄蕊5,花丝长2-5mm,花药长约2.5mm;子房下位于,花柱无毛。核果稍肉质,扁球形,直径3-7mm,平滑或具浅槽,紫黑色;小核脆壳质,有种子1颗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2500m的山坡阔叶林中湿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海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凉
归经
肝;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祛风胜湿。主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,风湿关节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:用于风湿、肺炎、喉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对叶百部
- 穿耳菝葜
- 翅子木
- 菠菜子
- 枣核
- 三台红花
- 小檗
- 海柳
- 红花苗
- 粉团花
- 白牛尾七
- 蝈蝈
- 酒瓶花
- 红毛五加皮
- 苦荞麦
- 燕麦草
- 猫肝
- 束花石斛
- 细梗胡枝子
- 虎耳兰
- 灯心草
- 毛水苏
- 飞扬草
- 朴消
- 猬心肝
- 蛇胆
- 甜地丁
- 兴安薄荷
- 马尿泡
- 眼睛草
- 篦梳剑
- 天文草
- 白马阴茎
- 山黄豆藤
- 鼠李
- 马醉木
- 蟹
- 柠条
- 地柏枝
- 麻雀肉
- 蜈蚣七
- 五代同堂根
- 紫苏子
- 红骨参
- 綟木
- 海龙
- 杨梅叶蚊母树根
- 银鲛
- 银牙莲
- 细叶草乌
- 铁鞭草
- 天萝水
- 痢止蒿
- 止痢蒿
- 毛五加皮
- 岭南铁角蕨
- 石南
- 交连假瘤蕨
- 红黑二丸
- 鹳肉
- 山芹
- 郎伞木
- 羊肚菜
- 大浮萍
- 矮脚罗伞
- 金荞麦茎叶
- 滇南鸟足兰
- 尖叶铁扫帚
- 陈冬菜卤汁
- 臭梧桐花
- 滇常山花
- 黑点草
- 黄花獐牙菜
- 蓬莱草
- 大苞芹
- 软水黄连
- 土瓜
- 刺糖
- 獾骨
- 榧花
- 绿萼梅
- 银朱
- 鸦葱
- 崖松
- 声色草
- 黄栎
- 野牡丹
- 水蛭
- 蚌泪
- 湖瓜草
- 鳝鱼骨
- 钗子股
- 密花树
- 井底泥
- 大叶紫苏
- 柏子仁
- 禾叶墨斛
- 杧果核
- 蚕退纸
- 凤尾铁角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