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红柳根
《中华本草》:小红柳根
拼音注音
Xiǎo Hónɡ Liǔ Gēn
别名
乌柳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杨柳科植物小红柳的根和须状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ix microstachya Turcz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2m。小枝淡黄色或黄褐色。芽卵形,有丝状毛。叶片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,或镰刀状披针形,长1.5-4cm,宽2-4mm,两端渐狭,下面中脉明显;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齿,或近全缘;叶柄短。花先叶开放或近同时开放,花序圆柱形,长1-1.5(-2)cm,近无梗,基部有1-2鳞片状小叶;雄蕊2,花丝和花药合生,苞片先端褐色,边缘被疏长毛,腺体1,腹生;子房卵状圆锥形,花柱短而明显,柱头红褐色,2浅裂;腺体1,腹生。花期5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沙漠地区的河边或沙丘间低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东部。
性味
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泻火;顺气。主风火牙痛;腰痛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蜂窝草
- 黑面叶
- 蓬子菜
- 爬树龙
- 猪胆粉
- 梧桐根
- 梧桐花
- 黑藁本
- 冬瓜叶
- 蒲州豉
- 马鬃参
- 破天菜
- 黑塔子叶
- 黑花韭
- 长松
- 黑萼棘豆
- 黑心蕨
- 盘龙七
- 蜈蚣藻
- 蜈蚣兰
- 苒苒草
- 黑老头
- 黑水鸡
- 黑大艽
- 笔筒草
- 枳椇木皮
- 马鬃蛇
- 赪桐
- 香叶子
- 绒背蓟
- 黑龙丝
- 芙蓉花
- 苦壶卢花
- 女金丹
- 黑根药
- 黑石珠
- 猪脂膏
- 马蹄细辛
- 歪头菜
- 败火草
- 阿里红
- 菠菜子
- 香胶木根皮
- 翅茎蜂斗草
- 片姜黄
- 香橼根
- 黄花忍冬
- 柔毛水杨梅
- 翅柄铁线蕨
- 破碗掌脚树
- 蒲葵叶
- 苦树皮
- 瓶蕨
- 腐婢根
- 穿破石
- 臭油果
- 霸王鞭
- 人参花
- 陈仓米
- 瑞连草
- 飘带草
- 鱼香根
- 赤沙糖
- 齿缘草
- 翅果藤
- 长瓦韦
- 歪脖子果
- 香加皮
- 糙叶五加
- 臭茉莉叶
- 血水草
- 肉郎伞
- 霞天膏
- 胖树根
- 葵花大蓟
- 黄麻根
- 鳗鲡鱼血
- 麻糖风
- 雪山林
- 无花果叶
- 鳗鲡鱼膏
- 马牙半支
- 飞扬草
- 马甲子根
- 赤链蛇
- 麦瓶草
- 秤砣梨
- 黄麻灰
- 菠萝根叶
- 挖耳草根
- 荜澄茄
- 茶子木花
- 臭节草
- 螃蟹甲
- 苦连翘
- 皮袋香
- 长距兰
- 肺形草
- 香苏草
- 粗糠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