兖州卷柏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兖州卷柏
拼音注音
Yǎn Zhōu Juǎn Bǎi
别名
金不换、金扁柏、金扁桃、石养草、田鸡爪、花肺金、茯苓蕨、飞扬蕨、烂皮蛇、扇卷柏、石卷柏、金花草、千年柏、孔雀毛、地柏枝、红凤尾草、鸡胶裂、凤凰尾、不黄草、墙边柏、饼花草、花眉胶、柏叶草、细叶金鸡尾、地侧柏、虎牙骨、虎毛草、肺经草、松柏草、小柏、蜈蚣草、山扁柏、黄河婆草、墙柏、红蕨仔草、干蕨基、金扁担、鹿茸草、凤凰衣、卷筋草
英文名
Inbolute Spikemoss Herb, Herb of Involute Spikemoss
出处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卷柏科植物兖州卷柏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laginella involvens(Sw.) Spring[Lycopodium involvens Sw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兖州卷柏,多年生草木,高14-45cm。主茎直立,下部不分枝的部分长6-15cm,圆柱形,稻秆色,叶覆瓦状贴着,卵状矩圆形,渐尖,基部心形;上部3回羽状分枝。枝上的叶较密,异型,排成4行;侧叶不对称,急尖,长2mm,宽1.25mm,叶上平滑,侧叶上半部半卵形,基部心形,遮被枝上,有细锯齿,下半部半卵圆披针形,基部截形,全缘,有缘毛;中叶卵圆形,渐尖,或有短芒,外边全缘,内侧有锯齿。孢子囊穗单生,少成2枚,着生枝端,4棱,长4-20mm;孢子叶圆形、卵圆三角形,渐尖,龙骨状,有齿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3500m的疏林下石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西南及陕西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海藻糖(Trehalose),还含钾3580μg/g、镁2830μg/g、钙2490μg/g、铁381.8μg/g、钠74.9μg/g、锰61.6μg/g、锌49.3μg/g、铜7.1μg/g。
性味
淡、微苦、凉
归经
肺;肝;心;脾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止咳;止血;解毒。主湿热黄疸;痢疾;水肿;腹水;淋证;痰湿咳嗽;咯血;吐血;便血;崩漏;外伤出血;乳痈;瘰疬;痔疮;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鲜品捣敷。
注意
《泉州本草》:凡无湿热者慎用。
各家论述
1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能柔筋强骨,益气明目,清肝热,疗黄疸。2.《陆川本草》:凉血止血,利尿消肿。治脱肛下血、水肿。3.《四川中药志》:清热解毒。治吐血、痔疮出血、淋病、汤火伤及刀斧伤出血。4.《泉州本草》:清心止血,定惊止痉,化痰平喘。治吐血衄血,肺痈脓血,咳嗽喘促。5.《湖南药物志》:治肺痨,劳损,哮喘,疳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兖州卷柏
拼音注音
Yǎn Zhōu Juǎn Bǎi
别名
金不换、金扁柏、金扁桃、石养草、田鸡爪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花肺金、茯苓蕨、飞扬蕨,烂皮蛇、扇卷柏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石卷枯(《陆川本草》),金花草、千年柏、孔雀毛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地柏拟《四川中药志》),红凤尾草、鸡胶裂、凤凰尾、不黄草、墙边柏、饼花草、花眉胶(《闽东本草》),枯叶草、细叶金鸡尾、地侧柏、虎牙骨、虎毛草、肺经草、松柏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卷柏科植物兖州卷柏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4~45厘米。主茎直立,下部不分枝的部分长6~15厘米,圆柱形,稻秆色,叶覆瓦状贴着,卵状矩圆形,渐尖,基部心形;上部3回羽状分枝。枝上的叶较密,异型,排成4行;侧叶不对称,急尖,长2毫米,宽1.25毫米,叶上平滑,侧叶上半部半卵形,基部心形,遮被枝上,有细锯齿,下半部半卵圆披针形,基部截形,全缘,有缘毛;中叶卵圆形,渐尖,或有短芒,外边全缘,内侧有锯齿。孢子囊穗单生,少成2枚,着生枝端,4棱,长4~20毫米;孢子叶圆形,卵圆三角形,渐尖,龙骨状,有齿。
生境分布
生林下、山谷、路边、沟中等阴处石上。分布西南、华南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至陕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海藻糖。
性味
辛,平。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,平,无毒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辛,平。"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淡微辛,无毒。"
归经
《泉州本草》:"入肺、肝、心、脾四经。"
功能主治
凉血,止血,化痰,定喘,利水,消肿。治吐血,衄血,脱肛下血,痰嗽,哮喘,黄疸,水肿,淋病,带下,烫伤。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能柔筋强骨,益气明目,清肝热,疗黄疸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凉血止血,利尿消肿。治脱肛下血、水肿。"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清热解毒。治吐血、痔疮出血、淋病,汤火伤及刀斧伤出血。"
④《泉州本草》:"清心止血,定惊止痉,化痰平喘。治吐血衄血,肺痈脓血,咳嗽喘促。"
⑤《湖南药物志》:"治肺痨,劳损,哮喘,疳积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注意
《泉州本草》:"凡无湿热者慎用。"
复方
①治咳血、崩漏:兖州卷柏七钱到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治劳力过度,咳嗽吐血:兖州卷柏一两半。合青皮鸭蛋煮熟,去渣取汤,配鸭蛋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③治哮喘:兖州卷柏一至二两。冲开水炖冰糖服,日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④治痰嗽哮喘:金花草一两五钱,马鞭草五钱,冰糖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⑤治黄疸:鲜兖州卷柏二至四两,或干的一两,黄酒二茶匙。酌加开水炖一小时,温服,日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⑥治妇女黄、白带:金花草一两五钱,猪瘦肉二两。同炖服。
⑦治羊病风:金花草二两,冰糖二两。水煎服。
⑧治瘰疬:㈠金花草一两。酒煎二次。每饭后各服一次。㈡金花草一两,野南瓜根四两,猪瘦肉四两。同煎服。每日一剂,孕妇忌服。
⑨治创伤出血:鲜金花草捣烂敷伤口。(⑥方以下出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⑩治烫伤:兖州卷柏研末,茶油调涂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⑾治狂犬咬伤:兖州卷柏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猕猴桃藤中汁
- 榅桲皮
- 樱桃叶
- 岩白菜素
- 蕹菜根
- 灯笼草
- 走马胎
- 广藤根
- 棕榈花
- 豌豆七
- 山五味子
- 榆树
- 樱桃水
- 化气兰
- 山矾根
- 夜香牛
- 八角乌
- 蚕蜕
- 叶底红
- 崖松
- 异叶米口袋
- 八目鳗
- 夜来香
- 亚泵礴
- 千里找根
- 岩石松
- 茵陈
- 软蒺藜
- 藿香
- 金腰箭
- 岩松
- 雷五加叶
- 铜罗汉
- 夜交藤
- 石蔓藤
- 圆叶娃儿藤
- 崖姜
- 小花琉璃草
- 雄鸡口涎
- 山皮条
- 毛苦瓜
- 海粉
- 南藤
- 七星草乌
- 蕨麻草
- 棱子芹根
- 竹实
- 石花
- 薄叶黄芩
- 延羽卵果蕨
- 石斑鱼
- 树舌
- 刺玫花
- 香蒲
- 冷饭果
- 一口红
- 蕨根
- 假友水龙骨
- 大山玄参
- 长瓦韦
- 毛叶黄药
- 山牡丹
- 柯树皮
- 五气朝阳草
- 白桂
- 菊苣
- 山药藤
- 粉菝葜
- 金橘露
- 黄大豆
- 倒莓子
- 浙皖粗筒苣苔
- 刀口药
- 软皮树
- 土桂皮
- 裂叶堇菜
- 鸡嗉子根
- 王孙
- 水慈姑
- 木耳
- 水禾麻
- 山海螺
- 索骨丹
- 虫实
- 栗壳
- 篱天剑
- 李根皮
- 海州常山
- 野棉花根
- 野海棠
- 柿
- 黄三七
- 野三七
- 野拔子
- 野棉花
- 野亚麻
- 番杏
- 迎春花
- 越西木香
- 野海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