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菱
《*辞典》:刺菱
拼音注音
Cì Línɡ
别名
野菱(《纲目》)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。
原形态
一年生水生草本。浮生叶通常斜方形,或三角状菱形,长2~5厘米,宽2~7厘米,上面光滑,下面的主脉上略有长绒毛,上部边缘有锐齿,基部边缘广楔形,全缘;叶柄长5~10厘米。花白色,腋生。果实的四角或二角有尖锐的刺,绿色,上方两刺向上伸长,下方两刺朝下,果柄细而短。花期7~8月。果熟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野生于水塘中或田沟内。分布长江流域。
性味
《纲目拾遗》:"味甘,性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《纲目拾遗》:"生食补脾健胃,止渴生津,平肝气,通肾水,益血消食。老者煮食,健脾,止泄痢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樟脑
- 魔芋
- 百部
- 风化硝
- 九节风
- 萱草
- 蛏壳
- 青木香
- 狗肝菜
- 水蔓青
- 太平莓
- 狗肾
- 红石耳
- 白马骨
- 带刺马鞭
- 望月砂
- 蛇胆
- 浮萍
- 节节草
- 尖尾风
- 苦檀子
- 铧尖草
- 砂仁壳
- 葎草根
- 龙血树
- 紫丁香
- 紫阳花
- 凤眼果
- 追风伞
- 透茎冷水花
- 树腰子
- 蝉蜕
- 小报春
- 布朗耳蕨
- 礜石
- 墓头回
- 苋实
- 绵参
- 苦木
- 地柏
- 刺梨根
- 竹林消
- 丝瓜根
- 稻草
- 地筋
- 竹节草
- 大风子
- 蝎子七
- 单根木
- 打箭菊
- 砗磲
- 华萝藦
- 骆驼毛
- 合掌消
- 土牡蛎
- 黄花小二仙草
- 海芋
- 赶山鞭
- 干漆
- 地蜂子
- 粗糠柴
- 水黄
- 岗梅根
- 狗筋蔓
- 梨
- 猕猴桃藤中汁
- 骆驼脂
- 蛇接骨
- 假连翘
- 空心花
- 小红藤
- 红榔木
- 石青菜
- 透明草
- 水枇杷
- 桃叶
- 草绣球
- 费菜
- 夹竹桃
- 下田菊
- 小九节铃
- 蛮刀背
- 钩吻
- 黄毛榕
- 枫杨
- 一颗血
- 祁州一枝蒿
- 南天竹根
- 象皮木
- 鱼脑石
- 小叶双眼龙
- 寄马桩
- 木槿根
- 骆驼蹄瓣
- 天仙果
- 勒马回
- 鱼鳔
- 黄瓜
- 茄子根
- 百草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