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黄杨叶
《中华本草》:大叶黄杨叶
拼音注音
Dà Yè Huánɡ Yánɡ Y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zcus Thunb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nymus japonzcus Thunb.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植株高3-8m。小枝近四棱形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约1m;叶片厚革质,倒卵形,长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3-6cm,宽2-3cm,先端钝尖,边缘具细锯齿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。聚伞花序腋生,总花梗长2.5-3.5cm,一至二回二歧分枝,每分歧有花5-12朵,花白绿色,4数;花盘肥大。蒴果扁球形,径约1cm,淡红色,具4浅沟;果梗四棱形。种子棕色,有橙红色假种皮。花期6-7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土壤湿润的向阳地或庭园栽培。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多栽培作绿篱。
化学成分
叶含三萜类无羁萜(friedelin),表无羁萜醇(epifriedelanol)和无羁萜醇(friedelanol)。又含槲皮素-3-β-D-葡萄糖-7-α-L-鼠李糖甙和山柰酚-3-β-D-葡萄糖-7-β-L-鼠李糖甙等黄酮类;叶子黄色部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较绿色部分为多。
功能主治
解毒消肿。主疮疡肿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光叶水苏
- 春砂花
- 泡桐叶
- 多头风轮菜
- 海芋
- 水蓼根
- 跌打老
- 毛柄短肠蕨
- 苏铁根
- 冷蕨子草
- 鄂报春
- 慈竹气笋
- 大头菜子
- 海白石
- 球花党参
- 蓝花棘豆
- 羊靥
- 大马蓼
- 回回蒜
- 腊瓣花
- 鬼臼
- 绣球防风
- 千里马
- 塔黄
- 鹤虱风
- 天文草
- 大鱼鳔花
- 唐古特青兰
- 柔软石韦
- 冬瓜
- 漆树皮
- 苘麻
- 鲩鱼胆
- 藏羚角
- 螺蛳
- 吕宋楸毛
- 葛谷
- 决明子
- 剪夏罗根
- 球果藤
- 止咳草
- 红瑞木果
- 短柄南蛇藤果
- 益母草花
- 梅花
- 白龙头
- 土蜂子
- 蛇附子
- 大黑药
- 大夜关门根
- 野木鱼
- 黄耆茎叶
- 大花列当
- 七星鱼
- 野梨枝叶
- 舞草
- 马牙半支
- 地盘松球
- 大叶黄杨叶
- 麻花
- 虫笋
- 小麦麸
- 蓬子菜
- 糖茶藨
- 腊雪
- 黄海葵
- 天脚板
- 东方狗脊
- 美商陆
- 青竹标
- 含羞草根
- 糙叶树
- 短叶锦鸡儿
- 脉耳草
- 掐不齐
- 新疆延胡索
- 大管
- 盾叶唐松草
- 咸虾花
- 柳叶亚菊蒿
- 尖山橙
- 甘青铁线莲
- 万年柏
- 大花威灵仙
- 玉簪花根
- 虎尾兰
- 水白蜡
- 九牛薯
- 棕树根
- 猪脂膏
- 茄子
- 棉花
- 漆大姑
- 老鼠簕
- 野兔骨
- 红花雪莲花
- 藤三七
- 多花景天三七
- 水冬瓜
- 鲤鱼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