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簪花根
《*辞典》:玉簪花根
拼音注音
Yù Zān Huā Gēn
出处
《品汇精要》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根茎。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、须根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玉簪花"条。
化学成分
根含香豆精类、三萜成分、多糖、氨基酸。
性味
甘辛,寒,有毒。
①《品汇精要》:"味微苦,性寒,有小毒。"
②《纲目》:"甘辛,寒,有毒。"
归经
①《玉楸药解》:"入足少阴肾经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肝二经。"
功能主治
消肿,解毒,止血。治痈疽,瘰疬,咽肿,吐血,骨鲠。
①《品汇精要》:"根捣汁,疗诸骨鲠。"
②《纲目》:"捣汁服,解一切毒;涂痈肿。"
③《本草再新》:"治一切疮毒,破血消肿,排脓散风。"
④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崩症,牙痛。"
⑤《岭南采药录》:"患喉蛾,取根捣汁含漱。"
⑥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治带症。"
⑦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吐血,咽喉红肿,敷痈疽、瘰疬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捣汁,1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注意
《品汇精要》:"凡服勿犯牙齿。"
复方
①治乳痈初起:玉簪花根擂酒服,以渣敷之。(《海上方》)
②治崩漏,白带:玉簪根二两,炖肉吃;或配三白草各五钱至一两,炖肉吃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③下鱼骨哽:玉簪花根,山里红果根。同捣自然汁,以竹筒灌入喉中,其骨自下,不可着牙齿。(《乾坤生意》)
④刮骨取牙:玉簪根(干者)一钱,白砒三分,白硇七分,蓬砂二分,威灵仙三分,草乌头一分五厘。为末,以少许点疼处,即自落也。(《余居士选奇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回回蒜果
- 川层草
- 茴香根
- 仙人球
- 杨枸花
- 柴胡
- 芸薹子
- 紫芋
- 毛果珍珠茅
- 鱼胶
- 马鬃
- 草威灵
- 毛叶木通
- 大叶接骨藤
- 紫金沙
- 土远志
- 珍珠母
- 下草
- 小通草
- 滇地黄连
- 掉毛草
- 断肠草
- 小蜡树
- 刺楸树皮
- 高粱火焰苞
- 野梨枝叶
- 毛排钱草
- 芋叶
- 石上藕
- 紫油木皮
- 干漆
- 羽裂星蕨
- 托腰散
- 多苞糙苏
- 喉痧药
- 石凉伞
- 缘毛鸟足兰
- 野苏麻
- 痰火草
- 鱼蓼
- 鷃
- 番石榴树皮
- 荷蒂
- 枫香树皮
- 鳞花草
- 香樟叶
- 茴香虫
- 黄荆沥
- 一颗针
- 水苦荬根
- 黄藤叶
- 刺盖草
- 泽藓
- 候风藤
- 毛黐头婆
- 岩葱
- 虾蟆肝
- 银耳
- 野樱桃根
- 羊角扭
- 秦岭耧斗菜
- 日照飘拂草
- 土丁桂
- 大苞寄生
- 榧螺
- 茵陈蒿
- 草菇
- 黄芽白菜
- 白花映山红
- 华中五味子
- 柴胡叶链荚豆
- 石南实
- 大叶藤
- 罗勒根
- 合树菌
- 马蹄根
- 老虎耳根
- 刺梨花
- 苹果叶
- 乳花
- 蕨
- 大石韦
- 芦子兰
- 甘紫菜
- 矩圆石韦
- 樟树子
- 隔山消
- 土附
- 野辣烟
- 莺
- 三加花
- 猴樟果
- 清风藤
- 淡竹叶
- 藕粉
- 野山蚂蟥
- 毛冬青叶
- 苘麻根
- 龟胶
- 覆盆子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