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堵喇
《*辞典》:昆明堵喇
拼音注音
Kūn Mínɡ Dǔ Lā
别名
草乌、黄草乌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大草乌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毛茛科植物昆明乌头的块根。秋、冬采挖,去残茎、须根,置沸水中煮4小时,或用石灰水浸7天,清水漂3天,取出晒干。
原形态
草本。块根2枚,长2.5~7厘米。茎绕缠,长达3~4米,疏被反曲的微柔毛或几无毛。叶互生,叶片五角状肾形或三角状卵圆形,长5~10厘米,宽7~10厘米,3全裂或达近基部,中央裂片宽菱形,先端急尖,2裂,2回裂片具疏小裂片和牙齿,上面疏生短伏毛。花序圆锥形,具3~6花;花序轴和花梗密生反曲的淡黄色微柔毛;花梗长2~4厘米;小苞片狭条形;花长2.8~3.4厘米;萼片5,紫蓝色,外面密生微柔毛,上萼片高盔状;花瓣2;心皮5。蓇葖果内缝线开裂,内具种子多数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地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。
性味
苦辛麻,温,剧毒。
炮制
取乌头用甘草、黑豆的煎汁及生姜汁浸泡至透心,捞出,蒸12小时后,取出,晒干。
功能主治
祛风散寒,除湿止痛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复方
治跌打,风湿,手足厥冷:草乌二至三钱,水煎至不麻嘴后服;或泡酒一斤,日服五毫升及外擦患处。(性味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粪箕笃
- 小火草
- 杨梅树皮
- 白苏子油
- 九龙盘
- 广东耳草
- 天荞麦根
- 青麸杨根
- 红鸡踢香根
- 槲叶
- 紫金标
- 鹊豆
- 广金钱草
- 紫麻
- 獾骨
- 水栀叶
- 迭裂黄堇
- 骨螺
- 树救主
- 车前状垂头菊
- 狗缨子
- 芫荽
- 浆水
- 马雹儿
- 巴豆油
- 绣线菊
- 节节草
- 小山稔
- 眼睛草
- 刺猬皮
- 波棱瓜子
- 膜蕨囊瓣芹
- 益母草
- 狸尾草
- 秋葡萄茎
- 大地柏枝
- 黑腺珍珠菜
- 香唐松草
- 汝兰
- 地红子根
- 漆大姑根
- 蒲州豉
- 苹婆
- 锯鲨翅
- 石耳
- 皂柳根
- 黄细辛
- 向日葵
- 野罂粟壳
- 陆英根
- 庵闾
- 蝴蝶藤
- 过路惊
- 白背青荚叶
- 粗榧子
- 关白附子
- 凤凰木
- 子楝树根
- 刀豆根
- 贴骨散
- 金狮藤
- 阿育魏实
- 大金银花
- 红土子皮
- 金花菜
- 苹
- 刺蓬花
- 鸡雪莲
- 榕树叶
- 红马蹄草
- 火腿
- 九里根
- 龙舌兰
- 地盘松球
- 鲨鱼胆
- 夏枯草露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朱砂草
- 棱萼母草
- 蛇不见
- 黄药子
- 斩龙草
- 雉
- 羊黄
- 蔓荆子
- 决明子
- 海金沙
- 大叶青木香
- 红轮千里光
- 十两叶
- 玉米轴
- 黄花夹竹桃叶
- 刺楸茎
- 小酒瓶花
- 松木皮
- 木竹子
- 黄泡子
- 黄海葵
- 草绣球
- 倒触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