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救主
《中华本草》:树救主
拼音注音
Shù Jiù Zhǔ
别名
野八角、假八角、土八角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八角科植物小花八角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llicium micranthum Dunn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,挖出后除尽泥土、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高可达10m。嫩枝略有棱,浅棕色,老时灰色。叶不规则互生或3-5片集生,薄革质或革质;叶柄长4-12mm,具不明显的窄翅;叶片倒卯状椭圆形或窄长圆形,长4-11cm,宽1.3-4cm,先端尾状渐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微反卷。花小,单生于叶腋或集生于枝梢叶腋,初为绿白色或黄色,后为红色或橘红色,花梗纤细,长7-28mm;花被片17-20,具不明显的透明腺点;雄蕊10-12;心皮7-8。果梗长可达2.8cm;蓇葖果6-8,长9-14mm,宽3-7mm,种子浅棕色,长4.5-5mm。花期4-5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60-2200m的峡谷丛林或混交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性温;有毒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;散瘀消肿。主胃痛吐泻;胸腹气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-1.5g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"孕妇忌服,服药后觉牙浮、牙松、喉干、头晕等可用银花解毒。"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树救主
别名
假八角、小花八角、土八角、野八角
来源
木兰科树救主Illicium micranthum Dunn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,散瘀消肿。主治胃痛,胸腹气痛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3~5分。
注意
孕妇忌服;服药后觉牙浮、牙松、喉干,头晕等可用银花解毒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滇瑞香
- 白屈菜
- 滇瓦花
- 芦莉草叶
- 象牙
- 野火绳
- 野素馨
- 披叶苔
- 西瓜子壳
- 大团囊虫草
- 桑瘿
- 桑黄
- 红花
- 马蹄细辛
- 月季花叶
- 乌蛇皮
- 大靛根
- 密花美登木
- 羊蹄甲
- 药用狗牙花
- 浙雁皮
- 公鱼
- 独脚柑
- 腰骨藤
- 黑皮跌打
- 美味牛肝
- 羊黄
- 樱草根
- 豨莶果
- 桑叶汁
- 锥栗
- 凤丫草
- 地磨薯
- 桑芽
- 紫荆果
- 罗布麻叶
- 树甘草
- 孔雀草
- 水白蜡树皮
- 鼠肾
- 石南藤
- 虾壳钱
- 榅桲皮
- 土连翘
- 樟木子
- 藁本
- 虾子花叶
- 茵陈蒿
- 翡翠
- 羊胎
- 白绒草
- 苦竹笋
- 老白花
- 女贞子
- 罗平蓟
- 血满草
- 地梭罗
- 独叶一枝花
- 荠宁
- 披针叶兔耳风
- 董棕粉
- 水牛尾
- 蜻蜒兰
- 千金花
- 滇白芷
- 峨山雪莲花
- 椴树根
- 杜仲藤
- 独花兰
- 二色补血草
- 滇海水仙花
- 豆瓣七
- 铁马豆
- 独椒
- 独叶岩珠
- 蝴蝶花
- 凤眼果树皮
- 鹅掌楸根
- 马牙贯众
- 猪毛蕨
- 独脚乌桕叶
- 滇绿豆
- 短齿楼梯草
- 钓鱼秆
- 短体鳗
- 杜衡
- 杜茎山
- 杜鹃花叶
- 鹅掌楸
- 凤眼果壳
- 分枝火绒草
- 峨山草乌
- 滇藏方枝柏
- 煅石膏
- 跌破勒
- 九仙草
- 杜鹃花
- 滇獐牙菜
- 独角芋
- 仙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