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口莲座蕨
《中华本草》:河口莲座蕨
拼音注音
Hé Kǒu Lián Zuò Jué
别名
河口观音座莲
英文名
Hekou Angiopteri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观音座莲科植物河口观音座莲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giopteris hokouensis Ching.采收和储藏:秋、科季采收,洗净,去叶柄与须根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河口观音莲,多年生大型蕨类植物。具肥大的根状茎。有粗大如指的叶柄;叶二回羽状,厚草质,上面黑绿色,下面绿色,羽片长圆状倒披针形,长约60cm,基部宽仅6cm,上部宽20cm,羽柄长6cm,褐色;小羽片约11对,基部的近对生,长6-8cm,宽约2cm,上部的近互生,长可达13cm,倒披针状长圆形,先端渐尖而近尾状,边缘有锐锯齿,基部近圆形;叶脉开展,多分叉,无倒行假脉。孢子囊群线形,密接,长约1.8mm,有孢子囊20-28个,距叶缘约1.4mm处着生,在羽片上部或尖端不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m左右的林瑕沟边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东南部。
性味
味微苦;涩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散结。主痄腮;瘰疬;痈疖;骨折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清热消肿、止咳散结的功能。用于腮腺炎、痈疖、瘰疬、蛇咬伤及骨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山梅
- 斑竹壳
- 野豌豆
- 狭叶蓬莱葛
- 黄水茄
- 细叶七星剑
- 白透骨消
- 变叶美登木
- 百花锦蛇
- 白鹤灵芝
- 百步还阳丹
- 金钗石斛
- 狭叶海金沙
- 百解马兜铃
- 锯齿王根
- 纤枝山柑
- 黄楝树
- 纤冠藤
- 寄生黄
- 细叶香桂
- 白鸡屎藤
- 金老梅根
- 金鸡豇豆
- 尖槐藤
- 金线草根
- 变叶胡椒
- 纤齿卫矛
- 百草霜
- 金盏菊根
- 黄水枝
- 锦香草叶
- 黄毛耳草
- 木天蓼子
- 黄唇鱼肝
- 金老梅花
- 黄梢蛇
- 肖鸢尾根
- 黄水芋草
- 细叶小羽藓
- 褐带环口螺
- 细轴荛花
- 狭萼半边莲
- 木通七叶莲
- 金花茶花
- 褐盖肉齿菌
- 姜黄草
- 白颖苔草
- 白蓝翠雀花
- 包谷火焰包
- 姜叶三七
- 细穗石松
- 细叶铁线莲
- 百两金叶
- 尖舌苣苔
- 黄毛榕
- 褐云玛瑙螺
- 金银忍冬
- 纤毛婆婆纳
- 白车轴草
- 衡州乌药
- 尖刀苦马菜
- 黄斑龙胆
- 白花蛇舌草
- 金龙胆草
- 黄山药
- 褐粘褶菌
- 尖顶地星
- 家独行菜
- 橘红珠
- 黄杨
- 木锦鸡儿
- 百尾笋
- 冰糖草
- 白首乌
- 续随子叶
- 金钟茵陈
- 巴东岩白菜
- 尖耳贯众
- 白茎鸦葱
- 棉花杜仲
- 黄毛山牵牛
- 嫁(虫戚)
- 木防己花
- 蝴蝶草根
- 绣线菊子
- 白鱼尾果
- 杧果钉
- 桔梗芦头
- 尖尾风
- 半春莲
- 北丝石竹
- 锦线镖
- 半枫荷叶
- 金花茶叶
- 惊风草
- 百部还魂
- 狭头橐吾
- 姜味草
- 白降丹
- 棉花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