豨莶果
《中华本草》:豨莶果
拼音注音
Xī Xiān Guǒ
英文名
Fruit of Common St. Paul's wort, Fruit of Glandularstalk St. Paul's wort
出处
出自《浙江民间常用中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豨莶、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iegesbecia orientalis L. S. Pubescens Makino S. glabrescens Makino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,晒干。
原形态
1.豨莶 一的生草本,高30-100cm。切直立,上部分枝常成复二歧状,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;基部叶花期枯萎;叶部叶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10cm,宽1.8-6.5c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下延成具翼的柄,边缘有不规则的浅裂或粗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,具腺点,两面被毛,三出基脉,侧脉及网脉明显;上部叶渐小,卵状长圆形,边缘浅波状或全缘,近无柄。头状花序多数,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;花梗长1.5-4cm,密生短柔毛;总苞阔钟状;总苞片2层,叶质,背面被紫褐色头状具柄的腺毛,外层苞片5-6枚,线状匙形或匙形,开展,长8-11mm,宽约1.2mm;内层苞片卵状长圆表或卵圆形,长约5mm,宽约1.5-2.2mm;外层托片长圆形,内弯,内层托片倒卵状长圆形;花黄色;雌花花冠的管部长约0.7mm;两性管状花上部钟状,上端有4-5卵圆形裂片。瘦果倒卵圆形,有4棱,先端有灰褐色状突起,长3-3.5mm,宽1-1.5mm。花期4-9月,果期6-11月。2.腺梗豨莶 与豨莶的区别在于;花梗和分枝的上部被紫褐色头具柄的密腺毛和长柔毛;中部以上的地卵圆形或卵形,边缘有尖头齿;分枝非二歧状。总苞背面密被紫褐色头状盼柄腺毛;舌状花的花冠管部长1-1.2mm,舌片先端2-3齿裂,有时5齿裂。瘦果4棱,先端有灰褐色球状突起。花期5-8月,果期6-10月。3.毛梗豨莶 与前2种的不同点在于;花梗和枝上部疏生平伏的短柔毛;叶片卵圆形,有时二角状卵形,边缘有规则的齿;茎上部分枝非二歧状。总苞片背面密被紫褐色头状有柄的腺毛;托生倒卵状长圆形,背面疏被头状具柄腺毛。花期4-9月,果期6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00-2700m的山野、荒草地、灌丛及林下。2.生于海拔100-3400m的山坡、灌丛、林中或路旁。3.生于海拔200-1000m的山坡、路旁草地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2.分布于西南及吉林、辽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3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驱蛔虫。主蛔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g,早晨饭后煎浓汁顿服,连服2d
复方
驱蛔虫:一、腺梗 豨莶果实三至五钱,早晨饭后(吃半饱)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二、 豨莶草果实三至五钱,槟榔三钱。煎浓汁,早晨饭后(最好吃半饱),一次服,连服二天。(江西《中草药学》)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豨莶果
拼音注音
Xī Xiān Guǒ
出处
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、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果实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豨莶"条。
功能主治
驱蛔虫。
复方
驱蛔虫:㈠腺梗豨莶果实三至五钱,早晨饭后(吃半饱)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㈡豨莶草果实三至五钱,槟榔三钱。煎浓汁,早晨饭后(最好吃半饱),一次服,连服二天。(江西《中草药学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锥栗
- 凤丫草
- 地磨薯
- 桑芽
- 紫荆果
- 罗布麻叶
- 树甘草
- 孔雀草
- 水白蜡树皮
- 鼠肾
- 石南藤
- 虾壳钱
- 榅桲皮
- 土连翘
- 樟木子
- 藁本
- 虾子花叶
- 茵陈蒿
- 翡翠
- 羊胎
- 白绒草
- 苦竹笋
- 老白花
- 女贞子
- 罗平蓟
- 血满草
- 地梭罗
- 独叶一枝花
- 荠宁
- 披针叶兔耳风
- 董棕粉
- 水牛尾
- 蜻蜒兰
- 千金花
- 滇白芷
- 峨山雪莲花
- 椴树根
- 杜仲藤
- 独花兰
- 二色补血草
- 滇海水仙花
- 豆瓣七
- 铁马豆
- 独椒
- 独叶岩珠
- 蝴蝶花
- 凤眼果树皮
- 鹅掌楸根
- 马牙贯众
- 猪毛蕨
- 独脚乌桕叶
- 滇绿豆
- 短齿楼梯草
- 钓鱼秆
- 短体鳗
- 杜衡
- 杜茎山
- 杜鹃花叶
- 鹅掌楸
- 凤眼果壳
- 分枝火绒草
- 峨山草乌
- 滇藏方枝柏
- 煅石膏
- 跌破勒
- 九仙草
- 杜鹃花
- 滇獐牙菜
- 独角芋
- 仙茅
- 豆叶七
- 牛奶树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风花菜
- 独脚乌桕
- 稻芽
- 钓杆柴
- 独蕨萁
- 调羹树
- 杜鹃兰
- 滇苦菜
- 淡竹叶
- 铁海棠花
- 短叶锦鸡儿
- 马鞍藤根
- 短冠草
- 牛含水
- 电灯花
- 豆豉草
- 峨眉紫金牛
- 杜根藤
- 鹅不食草
- 毒鱼藤
- 棣棠花
- 羊肚菌
- 萼果香薷
- 独叶白芨
- 跌破竻
- 二仙桃
- 滇白芷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