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拟层孔菌
《中华本草》:榆拟层孔菌
拼音注音
Yú Nǐ Cénɡ Kǒnɡ Jū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榆拟层孔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omitopsis ulmaria(Sow.ex Fr.)Bond.et Sing.[Fomes ulmarius(Fr.)Gil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采摘后除去杂质,晒干,切片。
原形态
子实体木栓质至木质,无柄,有时基部下延。菌盖半圆形、扇形至半球形或不规则形,宽可达30cm以上;盖面黄白色至淡黄褐色,平滑,无环纹,有不规则的环沟;盖缘薄或稍钝,波状,稍下弯。管口面淡红褐色、淡黄色至淡紫褐色;管口小,近圆形,每1mm间4个;菌管多层,各层间夹有菌肉,每层长4-15mm。菌肉初时较软,白色,老后色变深,坚硬。孢子近球形,光滑,无色,直径5-8.5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榆及其他阔叶树树干基部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补骨髓;固筋脉。主腰膝酸软;筋脉痿弱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耳环
- 蛇疙瘩
- 紫阳花
- 海莲果
- 橄榄
- 羊舌树
- 黄柏
- 芙蓉叶
- 猩猩木
- 向日葵茎髓
- 天香炉
- 龙涎香
- 水桐木
- 地红子根
- 萱草根
- 接骨草
- 紫堇
- 小叶寄树兰
- 一把伞
- 蠮螉
- 空筒泡
- 油桐叶
- 椆树桑寄生
- 倒提壶
- 苦竹根
- 海尼豆瓣绿
- 百舌鸟
- 对叉疔药
- 迎红杜鹃
- 八角枫花
- 大草乌
- 竹象鼻虫
- 蚕茧
- 短柄南蛇藤果
- 白兰花叶
- 鳗鲡鱼
- 熊尾草
- 沙枣树皮
- 石头菜
- 水底龙
- 山皮条
- 金雀儿
- 黄花鼠尾草
- 见血清
- 橘络
- 都咸子
- 谷皮藤
- 蟾蜍
- 棣棠花
- 栾华
- 火棘
- 杠香藤
- 狗狗秧
- 跌打草
- 灵砂
- 芝麻菜
- 盐酸树
- 白草根
- 海虾
- 大叶子
- 干檀香叶
- 岗柃
- 大雪上一枝蒿
- 天韭
- 雪里见
- 短小蛇根草
- 榆拟层孔菌
- 浙贝母
- 无患子
- 枣树皮
- 大茶根
- 小罗伞
- 地柏
- 碗花草
- 公鱼
- 柳白皮
- 野木鱼
- 团叶鳞始蕨
- 挖耳草根
- 野冬青果
- 凤眼草
- 木瓜枝
- 水苦荬果实
- 水翁叶
- 芦茎
- 刺瓜
- 牛耳草
- 杉叶藻
- 半边莲
- 玫瑰茄
- 红毛五加皮
- 大香附子
- 麻糖风
- 梅叶
- 南酸枣
- 锦地罗
- 黄草花
- 荠薴
- 臭常山
- 滨海前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