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黄柏叶
《中华本草》:刺黄柏叶
拼音注音
Cì Huánɡ Bò Y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beris heteropoda Schneid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黑果小檗,落叶灌木,高1-2m。茎直立,基部多分枝,嫩枝褐色,老枝灰色,刺单一或3分叉,长1-3cm,暗褐色。叶簇生,革质;叶片卵圆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2.5-7cm,宽2-5cm,先端钝圆形、基部渐狭,全缘或具疏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黄绿色,有不清晰的叶脉。总状花序稀疏,具3-9花;花黄色,直径8-12mm,花梗长5smm;苞片披针形;萼片宽卵形,淡红色;花瓣6,基部具2个圆形腺体;雄蕊6;子房筒状,花柱先端盘状,胚珠6,有短柄。浆果球形或广椭圆形,紫黑色,被一层灰粉。种子5-6颗,多皱纹,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1500m的山坡及灌木丛中,平原河滩地上也有生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。
功能主治
主肺结核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白顶草
- 球穗花千斤拔
- 悬钩茎
- 王孙
- 悬钩子
- 文蛤肉
- 鹿筋
- 踏膀药
- 粗皮蛙
- 铁丝灵仙
- 瓦松
- 毛足铁线蕨
- 梓树
- 甘肃土当归
- 鸡毛菜
- 翅柄蓼
- 三白草根
- 土羌活
- 黑面叶根
- 蓬蘽
- 节节草
- 白猪栗根
- 光刺长突球
- 白果根
- 鸡挂骨草
- 山东肿足蕨
- 三蕊草
- 蕨根
- 莲须
- 萆薢
- 七里香
- 马刀
- 云南红豆蔻
- 东北溲疏
- 擘蓝
- 水飞蓟
- 大叶金花茶叶
- 小果皂角
- 豆瓣香
- 鸡肫草
- 独脚乌桕
- 金鸡尾巴草根
- 苦参
- 红花山牵牛
- 血人参
- 羯布罗香
- 山羊耳
- 象皮
- 须叶藤叶
- 鹿肾
- 出山虎
- 黑腺珍珠菜
- 红升麻
- 臭藤子
- 黑山蔗
- 黑根药
- 药用狗牙花
- 栗毛球
- 厓花子
- 玉簪根
- 荚果蕨贯众
- 橙子皮
- 三方草
- 知风草
- 醋林子
- 角盘兰
- 糙叶树
- 斑叶堇菜
- 竹头草
- 鲳鱼
- 蟹爪
- 马唐
- 清香桂
- 异株百里香
- 摇钱树
- 萹蓄
- 丁香蓼根
- 水豆瓣
- 火焰兰
- 菊花根
- 樱草根
- 猪鬃刚
- 鼬鼠肉
- 灯油藤子
- 石鲫
- 继木[檵木]
- 蘡薁
- 复叶披麻草根
- 文鳐鱼
- 金鸡脚
- 虎肚
- 柠檬桉叶
- 木瓜
- 薤白
- 刺苞南蛇藤叶
- 滇五味
- 剪刀股
- 万寿菊花
- 侧子
- 刺栗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