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伸筋草
《中华本草》:大伸筋草
拼音注音
Dà Shēn Jīn Cǎo
别名
马尾千金草、鹿角草、青蛇勒公、裤带藤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杉科植物龙骨马尾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legmariurus carinatus(Desv.)Ching[Lycopodium carinatum Desv.;L.acrostachum Wal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去净泥土、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茎柔软下垂,附生,长20-77cm,多回二叉分枝。叶螺旋状排列,直立,密覆枝上,披针形,长5-8mm,宽约2.5mm,先端渐尖略内弯,全缘,基部楔形,光滑;中脉不明显。孢子囊穗细长,直径2.5mm,或更阔;孢子叶卵形,长约为4mm,基部宽楔形,先端渐尖,质硬,稍贴生,宽度大于营养叶;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,圆肾形,黄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密林树干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含石松生物碱(lycopodium alkaloids)及萜类(terpenoids)。
性味
微苦;温;小毒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舒筋活络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东方狗脊
- 美商陆
- 大叶香荠菜
- 黄瓜皮
- 大浮萍
- 曲枝天冬
- 天山堇菜
- 鹊
- 脉耳草
- 兔耳子草
- 新疆延胡索
- 东北红豆杉
- 天仙果
- 独叶白芨
- 五指毛桃根
- 鹅不食草
- 佛甲草
- 独叶山兰
- 峨眉紫金牛
- 点腺过路黄
- 咸虾花
- 毒蛆草
- 万年藓
- 万年青叶
- 乌榄
- 二裂叶委陵菜
- 儿茶
- 耳叶排草
- 伏龙肝
- 独活
- 五香藤
- 滇南寄生
- 滇苦菜
- 鹅掌揪根
- 鹅掌楸根
- 滇南鸟足兰
- 滇姜三七
- 佛指甲
- 凤丫草
- 独脚乌桕叶
- 滇南冠唇花
- 滇绿豆
- 凤庆鸡血藤
- 凤眼果树皮
- 五爪金龙花
- 马桑叶
- 二色补血草
- 峨眉观音座莲
- 杜鹃花根
- 凫肉
- 独叶岩珠
- 独椒
- 杜仲藤叶
- 滇海水仙花
- 滇西风毛菊
- 峨山雪莲花
- 滇榧子
- 点乳冷水花
- 二歧根莲花根
- 滇池海棠
- 滇竹根七
- 独叶一枝花
- 独脚乌桕
- 乌榄核
- 蛾药
- 乌榄树皮
- 杜鹃花
- 滇羌活
- 乌梢蛇
- 金精石
- 丰花草
- 乌榄仁
- 峨山草乌
- 滇南马钱
- 滇藏方枝柏
- 煅石膏
- 乌桕叶
- 佛手花
- 滇獐牙菜
- 凤眼果根
- 杜衡
- 鹅掌楸
- 万年青花
- 吴茱萸根
- 椴树
- 淡竹根
- 分枝火绒草
- 扶桑花
- 大毛桐子根
- 五龙根
- 乌头叶蛇葡萄
- 五指毛桃果
- 阿胶
- 淡花当药
- 滇南美登木
- 伏毛苎麻
- 万寿菊叶
- 乌桕子
- 杜鹃花果实
- 佛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