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江青木香
《中华本草》:丽江青木香
拼音注音
Lì Jiānɡ Qīnɡ Mù Xiānɡ
别名
青木香、木香、理木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厚叶川木香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lomiaea berar dioides (Franch.) Shih [Vladimiria berardioides (Franch.) Ling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厚叶川木香 多年生莲座状草本,茎高3-15mm。根粗壮,圆柱形,通常不分枝,外皮淡褐色。叶互生,莲座状,展开,平铺;基生叶柄长7-8cm,密被短柔毛,基部膨大,上部叶柄较短;叶片厚纸质;基生叶叶片宽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10-18cm,宽7-15cm,先端圆或急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,边缘具不规则波状齿或不明显浇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苍白色,两面被糙伏毛,上部叶较小。头状花序顶生,径4-5cm;总苞片革质,边缘膜质并带紫色,微有睫毛,外层宽卵形,宽1-1.8cm,先端具凸尖,内层披针形,先端渐尖;花冠紫色,长约3cm,筒部比檐部长2倍。瘦果有棱;冠毛3层,刚毛状,其中较粗者先端明显膨大呈狭纺锤状,污黄色,有短羽毛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、灌丛或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,用弯曲,长10-30cm,直径1-3cm。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,具纵皱纹,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;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,习称 “油头”。体较轻,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或黄色,有深黄色稀疏的油点及裂隙,木部宽广,有放射状纹理,有的中心呈枯朽状。气微香,味苦,嚼之粘牙。[br]以条粗、质硬、香气浓者为佳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理气;健胃;止痛。主脘腹疼痛;胁痛;消化不良;慢性胃肠火;痢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研末,1.5-3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树五加
- 心叶荚蒾根
- 小黄连刺
- 巴豆叶
- 黑面叶
- 桦木皮
- 腺毛金星蕨
- 水边指甲花
- 粘山药
- 芒小米草
- 山核桃皮
- 土黄连
- 白果槲寄生
- 蒙古扁桃
- 马尾千金草
- 软蒺藜
- 马尾伸筋草
- 水八角莲
- 虫白蜡
- 蚂蚁上树
- 珍珠莲根
- 珍珠绣球
- 皱叶子
- 两色乌头
- 亮叶桦根
- 十大功劳根
- 红花寄生
- 皮哨子
- 山楂木
- 白花映山红
- 豹皮菇
- 苍白过路黄
- 小叶三点金
- 轮叶铃子香
- 小蜡树
- 五叶壁藤
- 蓝花棘豆
- 莓叶委陵菜
- 桑螵蛸
- 方叶五月茶
- 天山雪莲花
- 序梗女贞
- 两色瓦韦
- 乔木紫珠
- 菾菜根
- 水茴香藻
- 鹧鸪脂
- 旋花
- 细叶泥炭藓
- 异株百里香
- 细叶十大功劳
- 海菜
- 滇南千里光
- 棱枝槲寄生
- 海带
- 绿百合
- 金荞麦茎叶
- 痢止蒿
- 钻地风
- 五叶木通
- 八月炸
- 澜沧扁担杆
- 毒箭羊角拗
- 旱荷叶
- 四叶草
- 葫芦藓
- 荡皮参
- 韭子
- 绿盐
- 海木
- 细辛
- 金箔
- 金鱼
- 锦鸡
- 榆花
- 油鸭
- 柚皮
- 榅桲
- 漏芦
- 绿矾
- 柚叶
- 油鱼
- 理石
- 椰根
- 海芋
- 菥蓂
- 三爪龙
- 柚核
- 樱额
- 灯蛾
- 油炸木
- 腊雪
- 狼麻
- 缬草
- 椰子壳
- 莱菔缨
- 省雀花
- 旱柳
- 杜父鱼
- 绵藤